騰訊科技訊(晨曦)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谷歌(微博)進行的“Wi-Fi氣球”(實為“氦氣球網絡計劃”,通過漂移的氣球和通信設備,向一些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試驗引發輿論興趣,美國福布斯網站發表分析文章認為,谷歌Wi-Fi氣球的最大障礙,不是技術,而是各國有關空域和飛行器的監管,該領域的密集監管,和硅谷的不受限制進行創新的文化格格不入。
谷歌展開“氦氣球網絡計劃” 欲使網絡普及全球所屬分類:騰訊視頻 放大觀看
根據谷歌計劃,這些氣球不會固定不動,而是利用平流層的大氣流動,在全球不同地區進行漂移,而谷歌也將控制其移動方向和高度。不過福布斯網站指出,Wi-Fi氣球將面臨空域和飛行器監管的復雜法律問題,谷歌面臨一個“距離”而不是“高度”的挑戰。
今天在地球上,每天有數千個氣象專用氣球升空,但是它們只在天空中存在數小時,另外氣球移動,僅限于某個國家的空域內。
如果要在全世界移動氣球,將是十分困難,不僅僅是技術問題。谷歌最大的挑戰,是獲得各國政府空域使用的批準,或是在未審批飛行權限的國家之外,尋找到一個氣球移動路線。
早在1990年代,一些冒險家曾經嘗試全球載人氣球飛行,但是在各國申請飛行權限的工作負擔巨大。2002年,冒險家Steve-Fossett成功完成了單人氣球環球飛行,而他的路線主要在海洋較多的南半球。
谷歌在談到其“氦氣球網絡計劃”時說,氣球將利用大氣流動進行高度和方向控制,福布斯文章指出,實際上真正能夠控制的,只有氣球高度,方向控制十分困難。
除非把這些氣球安排在南半球,否則谷歌的“Wi-Fi氣球”,遲早會進入未批準飛行權限的國家的空域。
在美國硅谷,科技公司和創業者處于一個“請求事后原諒而不尋求事先批準”的創業文化中,但是國際航空領域卻不遵從這種文化。
在談到新西蘭的試驗時,谷歌方面表示,事先和該國空管機構進行了協調,而在試驗的下一階段中,谷歌將升空數百個氣球,位置在南緯40度,除了大片海洋之外,也將可以覆蓋新西蘭、阿根廷南部、智利南部的人口。
谷歌表示,要用“氦氣球網絡計劃”給全球三分之二的尚未上網的人口提供服務,由此看來,谷歌不得不把氣球安排在熱帶和更北部的緯度,這意味著谷歌仍然面臨各國空域管理的挑戰。
福布斯網站指出,由此看來,哪怕是解決了技術問題,各國空域和飛行器管理將使得谷歌的全球氣球上網計劃短期內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