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瑞雪)北京時間7月3日消息,三星股價在過去一個月時間里一直都在下跌,跌幅達到了14%,而這只是一度高高在上的智能手機廠商股價大幅下挫的最新例子。三星可能會是大型智能手機廠商中最后一家股價下跌的公司,但這種跌勢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即智能手機廠商股價的上漲速度將會放緩。
蘋果股價在去年9月份創下705.07美元的歷史高點,但從那以來已經下跌了40%以上。HTC的股價在2011年4月份見頂,與2010年相比上漲了三倍以上,但隨后至今已經下跌了80%。每個月都有成百上千萬消費者購買首款智能手機的日子已經接近終點,而重新購買顧客傾向于等待兩年或更長時間才會升級自己的智能手機,這意味著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令手機廠商必須為搶占市場份額而展開爭奪。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市場上,一半以上的手機用戶都已經擁有了智能手機。在市場滲透率較低的地區,消費者則無法像發達國家消費者那樣花費一樣多的錢來購買智能手機,從而導致手機廠商的利潤率承壓。
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騰訊科技配圖)
市場不會等待
從統計數據來看,智能手機市場完全飽和可能還需要一年或兩年時間,但正如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所理解的那樣,股票市場已經等不及未來趨勢自行到來,而是要搶占先機。
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上,59%的手機用戶都已經擁有了智能手機。根據移動市場分析師霍拉斯·德迪歐(Horace Dediu)的預測,如果這一發展趨勢能夠維持下去的話,那么在未來一年以內,這一比例預計將會達到80%;到2015年則將達到100%。comScore數據還顯示,在德國、法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其他發達經濟體中,智能手機擁有率都已經超過了50%。
另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市場上新款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增長速度已經放緩至14%,2010年的增長速度為51%,2010年為52%;從全球范圍來看,增長速度已經從2010年的76%下降至去年的46%。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騰訊科技配圖)
剩余的機會
從全球范圍來看,智能手機市場的剩余機會中有很多都在富裕程度較低的地區,例如中國和印度等國家,這些市場上有很多消費者拿不出600美元購買新款智能手機,移動運營商也承擔不起像美國運營商那樣龐大的補貼。這意味著低價智能手機在這些市場上更受歡迎,而對廠商來說利潤率很可能也會比較低。IDC數據顯示,今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372美元,低于2011年的443美元,預計這一價格到2017年將會下降至309美元。
IDC指出,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發展中國家的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二左右,二是所有地區的智能手機平均售價正在以每年3%到4%的速度下降。
蘋果看漲人士也承認,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美國投資公司Raymond James分析師周一發布研究報告,將蘋果的股票評級從“跑贏大盤”(Outperform)上調至“強力買入”(Strong Buy),稱其估值與其他科技公司相比過低。但分析師指出,就蘋果未來營收增長的推動力而言,汽車、電視和手表等領域中都存在發展機會。分析師還警告稱,iPhone業務目前是蘋果最大的營收和利潤來源,但這項業務將因“消費者升級費用、匯率變動、商品價格改變、新產品發布時間等因素相對較小的變動”而受到打擊。
在三星股價6月份遭遇重創的兩個月以前,該公司在4月26日發布了最新的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4,這種手機的銷售量在5月23日達到了1000萬部。但在幾天以后,分析師就認識到他們對今年三星智能手機銷售量最多將可達到8000萬部的預期過于樂觀。摩根大通分析師帕克(J.J. Park)稱,他預計這款手機的訂單量將從每個月1000萬部下降至第三季度的每個月700萬部到800萬部;其他分析師也迅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
當然,雖然競爭環境十分嚴酷,但市場上不光有輸家,同時也有贏家。今年,押注于諾基亞將從接近破產邊緣回彈的股票投資者都賺到了錢。在本周的交易中,諾基亞股價有所回升,原因是該公司宣布將收購旗下合資公司諾西網絡的全部股份,這將為諾基亞提供除波動性較高的手機銷售業務以外的另一個更加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黑莓從未扭轉其市場份額下滑的趨勢,但這家公司的股價在2013年中表現穩固,直到上周黑莓公布的Z10和Q10智能手機銷售表現令人失望時為止。
蘋果及其他智能手機廠商同時還在尋找新的產品類別,或許長期以來傳聞中的蘋果iWatch或蘋果電視將會大幅提升這家公司的股價。但就智能手機而言,銷售量大幅增長且利潤率也處于較高水平的好日子很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