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的“紅海”、甚至“血海”里如何求生存、謀發展,這大約是國產手機們普遍的提問。
繼華為上月高調推出其旗艦機P 6、隱喻PK iPhone6后,另一大國產手機廠商中興通訊也不甘示弱,聯手英特爾,推出其新一代智能手機,取名GEEK(極客)。
極客,意味著不斷創新、努力、超群,這是中興手機對自己的新定義———盡管中興此前依靠低價走量發家,但中興希望G E E K手機能夠帶來新氣象,吸引年輕時尚一族。“我們向中高端產品的戰略轉型是堅定不移的。”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日前接受南都采訪時強調稱,對于高端旗艦產品,前期投入較大,產出比較小,投入可能不會馬上有回報,“能否承受轉型帶來的陣痛,如何堅持下去都非常重要”。
破除餅店模式
“我們做企業是‘王小二開店’文化:王小二開了個餅店,一張餅賣10塊錢,第二天就有人開同樣一家餅店,一張餅賣9塊錢……然后一條街都是賣大餅的,每張2塊錢。”何士友說,國外是差異化競爭,你開餅店,我開咖啡店,大家都能活,“我們國家盛行的是賭博文化,一直玩到傾家蕩產。我經常說,有的人(手機廠商)活著,他已經死了。”
如果光從“量”上看,中興手機還算活得不錯:IDC報告顯示,去年中興手機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8%,位居全球第四,僅次于三星、諾基亞和蘋果。其毛利率為16.8%,高于國產品牌普遍12%左右的毛利率。
但與同城兄弟華為一樣,中興有著強烈的危機感:中興手機海量出貨的背后,是嚴重依賴運營商定制市場的尷尬,其社會渠道銷售占比僅10%左右,一旦運營商渠道出現問題,“后果很嚴重”。而從某種程度上說,中興也是“王小二餅店”一條街中的一員:同質化競爭、單一渠道、利潤稀薄、產品推出時效緩慢——— 屈指可數的優勢是體量龐大。
顯然,中興期望通過一系列中高端機型的運作,擺脫“餅店模式”:中興最新與英特爾攜手推出的GEEK智能手機,可以看作其向上游攀爬的重要舉措。
中興GEEK智能手機配備5英寸屏,搭載A ndroid4.2系統,英特爾凌動Z2580雙核處理器,后置攝像頭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為10 0萬像素,厚度9 .5m m,電池容量為2300m A h。標準版售價1888元,將于7月25日在京東商城首發。
“與英特爾的合作進一步增強了中興通訊在智能手機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的競爭力。”何士友希望這款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手機,銷量能突破40萬臺,并將中興手機打造成高端、極客、極致的代名詞,通過產品應用體驗,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何不諱言堅持中高端路線有壓力,“但不做(中高端)肯定沒有未來,做了總有希望”。
四世同堂的觀念要轉變
“外聯”英特爾之外,中興更重要的舉措,還在于從組織架構、產品、渠道、品牌等多方面進行B2B向B2C的大規模改造。
眾所周知,中興手機過去主要依靠運營商定制獲得發展,已在全球160多個國家與230多家運營商達成合作,營銷平臺偏重B2B。盡管這種集采模式在客觀上幫助中興手機獲得了“生存權”,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興手機的溢價能力。而三星70%的銷售都是公開市場。何士友多次表示,中興手機希望未來公開市場的銷售占比從目前的10%增長到40%。
“中興手機業務B2C變革的阻力主要來自集團內部。”何士友直言,中興手機目前在集團內部產出和投入不成正比,必須脫離B2B系統的組織構架模式,在渠道、產品和品牌領域進行全面變革。內部對手機業務需要有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心態,支持手機業務形成端到端的高效運作組織架構,這對中興手機的發展至關重要。
據中興通訊2012年財報,終端產品營收258.4億元,占比公司總收入30.7%。此前,中興手機業務一直只是作為一個產品經營部存在,與其他產品經營部在研發、銷售等方面資源共享。何士友透露,目前,中興從事系統設備端和手機端的人員已經從組織上分開,而渠道和品牌方面,還需要持續變革。“過去兄弟姐妹還比較小,離開父母很難生存,但到了一定階段,四世同堂的觀念就要發生變化,只要各自能把業務做好,就是對集團最大的支持。”
同城兄弟華為已先行一步。華為2011年成立三大業務BG (業務集團),手機納入消費者業務BG,和企業業務BG(業務集團)及運營商BG,并列為華為的三駕馬車。根據規劃,華為終端2013年計劃實現銷售收入90億美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6000萬部,未來3~5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美元。華為手機給自己的定位是,“用5年的時間,取代蘋果和三星,坐上智能手機業界第一把交椅。”
[數據]
中興全球手機銷售人員為1200人,占比全球銷售人員總數的10%;手機業務線人員不足萬人,占中興公司78000人數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