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宗秀倩 7月12日報道
中國移動(微博)之前啟動TD-LTE第二階段二期招標已于7月10日開出了終端招標結果。意外的是,原本于近期公布的網絡主設備招標結果可能比預定時間推遲。
按照去年中國移動TD-LTE一期招標的時間表推算,由于設備參與廠家只有有限的幾家,網絡主設備招標結果會早于終端招標公布。比如去年主設備招標在9月底開標,終端招標結果則是在11月底出爐。
此次TD-LTE主設備的招標一拖再拖。最初中國移動要在5月向各家設備廠商發放標書,但由于F頻段是新建還是升級的分歧相持不下等原因推到6月。在6月下旬,中國移動發放了主設備招標的技術標和商務標,但目前結果遲遲未出。
“里面的情況比較復雜,設備商還在博弈。”對于遲遲未出的主設備招標結果,接近工信部的一位人士這樣說。
各廠商正處博弈期
在中國TD-SCDMA網絡建設時未取得多少份額的愛立信和諾西等國際廠商對分食TD-LTE網絡份額的需求比以往迫切。
一來,這些廠商在TD-LTE上的投入以及技術優勢使之有底氣,在F頻段是新建還是升級上這些國際廠商明確主張新建以及混合組網,力圖從技術路徑上說服中國移動多新建基站以取得盡可能多的份額。
另一方面,受業績現狀所迫,各家廠商需要4G提振業績。比如愛立信在去年利潤下滑的情勢下,急需4G網絡建設的份額扭轉下滑的勢頭。
諾西則更為急迫。不久前諾基亞已經宣布收購的西門子所持有的諾西50%的股份,諾基亞需要一筆資金用以緩解回購股份帶來的資金壓力。
對歐洲廠商而言,在此次招標中,他們還有以往不同的殺手锏——試圖借助歐盟可能對我國電信企業“雙反”調查獲取4G份額。
近日來自《經濟參考報》的消息稱,愛立信、諾西和阿爾卡特朗訊(下稱“阿朗”)等國際電信企業計劃通過讓歐盟放棄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調查來保證自己的份額。該報的消息還稱,歐洲方面提出的條件是中方保證歐洲電信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至少30%的市場份額。上述接近工信部的人士對騰訊科技透露,愛立信、諾西等廠商確實和中國移動接觸,并提出明確的份額意愿。
與此同時,在TD-SCDMA建網中份額較大的華為和中興等廠商也希望獲得較大的份額,他透露,有些廠商甚至希望獲得40%的份額,希望中國移動用4G招標份額回饋其3G建網時所做的貢獻。
“平衡好這些大廠商的利益非常難,如果要平衡好,有些已經在一期招標中獲得份額的小廠商將只能獲得個位數甚至出局的結果。”該位人士透露。
終端低價取勝這不科學
與去年集采時中國移動鼓勵企業參與的普惠政策相比,今年終端集采又回到了低價取勝的老路。除了智能終端入圍廠家數量由3家增加6家,其他品類入圍廠商數量都有縮減。
業內人士直呼“這不科學。”
中國移動TD-LTE終端二期集采結果出爐。在集采規模為20萬部的中,包括15萬部MiFi、3萬部數據卡、以及2萬部CPE終端以及部分TD-LTE手機。
其中,華為、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等9家企業入圍MiFi終端、華為、上海貝爾、達富電腦、UT斯達康4家企業分食數據卡;達富電腦、中興通訊、華為終端等3家企業入圍CPE終端;三星、華為、宇龍、索尼移動、中興等6家入圍智能手機。
從芯片領域來看,由于中國移動要求五模十三頻的多模芯片,一直在此領域有優勢的高通份額一家獨大,Marvell獲得了一小部分份額,國產廠商只有海思芯片入圍,其他國產芯片廠商均因單芯片制式被一票否決。
配套廠商分羹TD-LTE網絡盛宴
在主設備商使出渾身解數希望獲取更大份額的同時,配套系統領域廠商也進入集采序列,意圖分一杯羹。
對于國內運營商慣用的集采價格戰的策略,天饋系統廠商安弗施(RFS)亞太區CEO李勇認為,在網絡建設初期,不應過于關注產品價格,忽視配套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RFS此前一直做北美和歐洲市場,最近也將業務重點放在亞洲市場,希望借中國移動的TD-LTE招標重返中國的電信級市場。
與主設備廠商之間的廝殺不同,RFS作為愛立信、諾西阿朗、華為和中興等幾大主設備廠商的合作伙伴一同參與競標,且無論主設備商份額多寡,皆可獲利。
對于前段時間主設備商之間在F頻段升級還是新建的技術路徑分歧,RFS通過推出F+A+D的多頻天線,用以銜接匹配F頻段、D頻段、A頻段,不僅適用于中國移動TD-LTE網絡,也可以應用到中國電信(微博)和聯通未來的4G網絡中,為未來的設備招標提前埋好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