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朱旭冬 8月5日報道
在上市一年多之后,Facebook 的股價終于漲回了發行價。不過雖然在過去一年里,Facebook 的估計表現的并不如人意,對于這家公司的質疑卻并不是很多。幾乎任何人都無法否認,Facebook 已經成為繼谷歌(微博)之后又一家互聯網巨頭的事實。
于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是 Facebook 之后,下一個互聯網巨頭在哪里?近幾年,互聯網行業出現了很多極具創新的公司,但目前看來似乎并沒有出現一家能夠挑戰 Facebook 的公司。
Instagram 一度被認為的 Facebook 最大的挑戰者,但是現在已經成了 Facebook 的一部分;Tumblr 也曾讓很多年輕人遠離了 Facebook,但是現在歸于雅虎旗下之后能否還能保持過去發展的勢頭還很難說。
Facebook 最近面臨的勁敵是 Snapchat,一款“閱后即焚”的社交應用,即便 Facebook 推出了同類應用 Poke,也沒能阻擋 Snapchat 的快速成長。
不過以上這些都是社交應用,而在社交領域,已經很難有公司能夠成功挑戰 Facebook——就好比 Facebook 對谷歌造成的威脅并不是扎克伯格直接做了搜索引擎。
真正撼動 Facebook 地位的下一個互聯網巨頭,必然是在其他領域。這家公司可能已經成立,但我們并沒有發現。
下一站:移動互聯網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下一個互聯網巨頭將誕生在移動互聯網上。移動互聯網能撬動線下產業,這將帶來巨大的價值。
如果從移動互聯網和線上線下結合方面考慮,電子商務和支付是最直接的兩個領域。在電商方面,目前傳統互聯網電商公司都在快速在移動互聯網轉型,無論是亞馬遜還是eBay,都已經在移動電商方面開了很好的頭。
在支付方面,目前為人津津樂道的公司是 Square。Square 從商戶入手,讓支付變得更加便捷,同時也將大量線下的數據通過移動互聯網遷移到了線上。未來對于這些數據的利用,可能會創造出難以想象的價值。
現在的互聯網更多是被動的接受用戶的指示,但是當大數據時代來臨以及人工智能越來越先進,互聯網更多能做到預測。無論是對人們的需求進行預測還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預測都將產生巨大的價值。
目前在預測方面,已經有一些移動互聯網應用在嘗試。比如 Tempo 和 Cue 這類智能日歷應用就能根據用戶提供的數據來對用戶進行提醒,幫助用戶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日程。當然,谷歌在這方面也有探索,Google Now 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另外還有一家不得不提的公司是特斯拉,之所以將這家公司也歸到移動互聯網,是因為特斯拉生產的汽車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移動智能聯網設備。雖然特斯拉不是一家純粹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但互聯網絕對是他用來顛覆汽車行業的工具。
下一站:中國
要說下一家互聯網巨頭會誕生在中國,這并非一廂情愿。在全球互聯網市場,唯一能和美國類比的只有中國。
從市場規模上來說,北美、歐洲和中國是最大的市場;從創業創新上來說,全球最活躍的地區是美國、以色列和中國——而且中國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創業氛圍來說,都在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上。
事實上,如果以公司市值作為評判標準,中國的騰訊、百度以及創業即將重新上市的阿里巴巴都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列。而這些公司,目前大部分業務仍然都只在中國本土。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中國也已經出現了很多在移動互聯網上表現非常優秀的公司,比如唱吧和陌陌。雖然從體量上來說,這些公司現在和中國互聯網巨頭還有很大的差距,但至少他們讓其他創業者看到了中國互聯網的機會。
而且中國的互聯網競爭環境也在變得越來越開放。盡管中國互聯網巨頭的開放和谷歌、Facebook 的開放有一定差距,但至少現在已經有小公司可以利用這些開放平臺來快速獲取用戶,快速成長。
這些受益于開放平臺的公司本身也會對開放有更深的理解,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從他們身上獲益。
同時,現在中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有全球視野,從公司成立之日起就做全球市場。這種做法一方面能避免過早和國內互聯網巨頭直接競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未來能有更大的市場。
從產品和公司層面,現在中國可能并沒有一家能挑戰 Facebook、成為下一個互聯網公司標桿的公司,但是從整體環境上來說,中國已經漸漸具備這樣的土壤。而這,也加大了下一個 Facebook 誕生在中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