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終于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固定電話月租費改革。11月24日,國家發改委透露,改革部分電信資費管理方式,取消政府定價,對固定本地電話等業務資費實行上限管理。
企業自定收費標準
國家發改委昨天公布了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關于調整固定本地電話等業務資費管理方式的通知》!锻ㄖ芬幎ǎ潭ū镜仉娫挊I務的基本月租費和本地網營業區內通話費,以及本地網無線接入電話(俗稱“無線市話”或“小靈通”)業務基本月租費和本地網通話費的資費,由現行政府定價改為實行上限管理。
具體管理方式是:電信企業應當至少向用戶提供一款與現行標準資費的資費結構、計費單位相同,且各項資費水平均不高于現行標準資費的資費方案,F行標準資費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1年電信資費結構性調整時確定的固定本地電話的基本月租費、本地網營業區內通話費,以及現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本地網無線接入電話的基本月租費、本地網通話費的標準資費。同時,電信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用戶需求制定其他資費方案,自主確定資費結構、計費單位和資費標準。《通知》同時規定,對出租電路長期租用資費實行上限管理。
電話費或穩步下降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兩部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固定電話的基本月租費和本地網營業區內通話費以前一直實行政府定價,現行固定本地電話基本月租費按省會城市、地市縣、農村和辦公電話劃分為4個級次,各級次內又分不同資費檔次,標準為每月10~35元不等。本地網營業區內通話費共設3檔,首3分鐘資費標準分別為0.18元、0.2元、0.22元,以后每分鐘標準分別為0.09元、0.1元、0.11元。具體標準由各地在上述資費檔次中選擇確定。
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的電信市場情況已經逐漸成熟,移動電話替代固定電話的趨勢更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改革固定電話資費管理方式,能鼓勵固定電話業務領域的3家電信經營企業展開充分競爭,由市場定價,使得電信資費水平穩步下降。
“調控價”轉向“市場價”
上述負責人表示,這次改革主要調整了上述電信資費的價格管理形式,不涉及具體資費標準的調整。通過改革,電信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用戶需求制定其他資費方案,自主確定資費結構、計費單位和資費標準,供用戶選擇。
《通知》同時要求,各電信企業在制定資費方案時應科學合理、簡單清晰,并進一步控制資費方案的種類;在業務宣傳推廣時應全面、準確,要將包括標準資費方案在內的所有在售資費方案向用戶明示,供用戶自主選擇,不得強制或限制用戶選擇。
據悉,電信資費管理改革的總體方向將是,政府逐步由直接調控資費水平轉向規范市場經營主體的價格行為,電信資費改革仍將陸續推進。
專家觀點:固話用戶流失嚴重 運營商業績影響或有限
該《通知》不僅在資費上給予了運營商更大的自主定價權,而且也意味著未來取消更多固定電話月租成為可能。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各運營商具體資費方案披露前還難以量化對其業績的影響,不過鑒于固定電話業務日漸衰退,預計對公司的影響有限。
某上海券商的通信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固話資費調整對運營商業績有多大影響,投資者通過簡單計算即可了解。考察最容易量化的固話月租費,中國電信截至今年6月30日的固定電話用戶為1.99億戶,以目前城市家庭20元月租作為標準計算,若取消月租將減少中國電信月收入39.8億元,6個月將總計減少238.8億元,這個數字相當于中國電信上半年1025.54億元營業額的23.3%。而中國聯通截至9月份的固話用戶為1.07億戶,20元月租取消后所減少的收入占公司三季報總營收的16.3%,其占比頗重。
該分析師提醒說,正是基于上述考量,運營商短期內很難取消月租。而固話用戶不斷流失,該項業務對公司影響越來越小。中國電信方面,半年報中固定電話用戶較2008年年底減少了899萬戶,到10月月底今年已累計減少1542萬戶;中國聯通方面則較1月份減少326.1萬戶。
至于資費方面,該分析師認為,經過多年搏殺后,運營商早已在固話領域執行低價策略,即使是剛剛進入該市場的中國移動也是如此,因此已對降價具備一定承受力。
此外該分析師還提出,在資費下降甚至月租取消后,反而會增加固話對某部分客戶的吸引力。所以在他看來,此舉對運營商也不完全是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