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數據科學業務總經理邁特·伍德(騰訊科技攝)
騰訊科技 王鐘婉 11月15日拉斯維加斯報道
亞馬遜AWS云服務大會今天進入第二天,宣布推出支持PostgreSQL的RDS:PostgreSQL可以透過完全管理的AWS服務,支持最大3TB的容量;還宣布推出Kinesis實時數據流處理服務,支持實時大數據決策。讓客戶可以使用Kinesis存儲和處理每小時TB級別來自不同數據源的數據。如網站訪問數據流,營銷和財務交易、社交新聞源、訪問統計、地理位置信息等。
亞馬遜AWS云計算服務數據科學的總經理邁特·伍德(Matt Wood)之后接受了媒體的采訪。針對昨天主題演講中副總裁安迪杰西(Andy Jassy)轉述貝索斯說法,認為AWS假以時日將成為亞馬遜最大業務之一的說法。邁特伍德進一步解釋,零售業務與AWS由于競爭對手截然不同,因此從最早開始發展AWS業務之時,就已經確立了兩者獨立的作法,才能確保各自業務成長。
問:中國與美國客戶的需求有和不同?亞馬遜AWS如何滿足?
答:其實中美兩國的客戶在需求上相當一致,都是以資料為主,在收集資料后,必須進行分析然后尋找答案。與以前相比,現在處理資料的成本降低了很多。所以整體資料收集、存儲、分析、基礎建設,組成了處理大數據的結構。
由于社交媒體的盛行制造了海量信息,從處理資料的花費與管理資料等各層面,無論是大公司和小企業都面臨這樣的挑戰。采用傳統方式的企業客戶,開始停止考慮他們要問這些資料什么問題,反而更多擔心電腦容量與基礎建設的限制,AWS容許客戶突破這個限制。這點我想無論中美客戶都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不同點,我預測中國市場的規模應該會成長的更快。
問:中國許多互聯網公司將眼光放在國際市場,也促使他們選擇AWS的服務,但對于市場主要在中國的公司,可能會選擇私有云,或選擇內部部署的服務。許多公司也面對如何整合這兩種系統,對于這部份的需求AWS能提供什么解決方法?
答:許多顧客都有同樣的要求,如何整合已有的設備,并利用AWS靈活的優勢,達到最佳的結果。客戶可以將數據資料刻成光盤郵寄給我們,由我們上載到AWS的服務器中,處理完成后,顧客可以寄空白光盤給我們,我們會將資料寄回給你。
我們同時也提供直接連結到AWS服務器,你可以把接入現有私人網絡,同時把AWS作為云計算服務的延伸。
問:在主題演講時提到跟IBM的競爭關系,IBM強調自己在私有云上的表現,而AWS則強調自己在公有云上的成果,但其實兩方的重點都是在服務顧客。因此AWS在技術上有何能力可以獲得客戶的信任?
答:在獲得顧客信任上,我們把注意力聚焦在他們的需求上。我們從幾個方向投入大量資源,我們認為這是長期的投資。最優先的就是降低支出,每天我們都有新顧客,他們需要更多設備,我們也必須在這方面投加大資。隨著AWS業務增長,我們將更孰練,自動化的能力也更強,相對花費也更低。我們當然可以把這些省下的錢放入自己口袋,但AWS在沒有競爭對手的壓力下,還是希望把利潤回饋給用戶,希望用低價吸引更多客戶。
第二是傾聽用戶的需求增加新功能。像是今天剛公布的Kinesis實際數據流處理服務,就是反映了這個聲音。是我們必須每天不停地爭取客戶的信任,不能松懈。
問:昨天Andy Jassy引述貝索斯的說法,表示AWS有可能會成為亞馬遜最大的業務之一。亞馬遜如何從電商轉變為服務供應商?
答:這不是個轉變。AWS是從內部啟動的動力,希望滿足用戶需求。我們從零售業務中發現基礎建設是很令人頭痛的事情,有七成的時間都在預測數據的需求,購買裝設服務器,只有三成精力放在如何把自己的價值和現有對手做區隔。
然而從一開始我們的定位就是獨立的業務部門,亞馬遜的零售部門只是我們的客戶之一,如果他們發現有更好的服務,他們也可以選擇其他人,所以我們也必須爭取他們的信任。
將業務徹底分開的理由是因為零售部門與AWS業務的競爭對手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說來,Netflix是AWS很重要的客戶,而亞馬遜同樣也有流視頻的業務,因此零售部門與Netflix是競爭關系,對AWS來說不是。因此我們加強撇清兩個部門的關系,在西雅圖總部,甚至有兩棟不同大樓。
問:許多中小型的創業公司都采用AWS,AWS也有自己的生態系統,你們打算如何培養?
答:從一開始我們就考慮到AWS必須有個完整健康的生態系統,用戶能夠更快地找到合作伙伴,有些時候用戶不想找第三方,想要在這個平臺上內建這些功能,所以我們也主動合作。像EC2上的自動偵測評估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自動調整使用的容量大小。最初推出EC2時并沒有這個功能,但基于顧客反饋,我們增加了這個功能。
問:許多AWS的中國客戶使用的是位于國外的服務器,你們如何確保資料的安全性?
答:安全性一直是AWS的最高指標。從最底層的設備到最上層的應用,我們都希望層層把關。例如納斯達克每天處理的機密金融交易資料,都能安全地長期存儲在我們的服務器中。我們也會為了顧客需求,根據不同的法律規范建立額外的基礎建設,像是美國政府機構的客戶,要求所有操作人員必須都是美國公民,為了配合這個要求,AWS也會創建新部門。
我們的原則是分享責任制,AWS投資大量的金錢與人力在后臺做好安全工作,但資料一旦進入客戶手中,在他們的機器上運作,那么保密的責任就在他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