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智能手機中,各種專利費用已占到出廠價的約8%~10%。”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斌對記者說,這對于微利的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購買專利或是聯想手機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
近日,聯想集團對外宣布,出資1億美元購買專利授權公司UnwiredPlanet所擁有的一系列專利組合,包括3G和LTE移動專利及其他重要的移動專利。同時,聯想將獲得UnwiredPlanet知識產權組合的多年期授權,涵蓋移動設備標準基本專利、安裝啟用專利和應用層面技術等多個領域。這項交易預計將在30天內完成。
聯想方面并未就上述交易回應更多。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聯想在這個時間點進行一連串的購買專利行為,或是為聯想手機的國際化戰略鋪路。“目前每部國產手機出海即面臨超過10%的高額專利繳納費用,遠高于3G時代,也高于國產手機廠商目前的自主利潤率,收購專利有助于國產廠商在國際市場開展業務。”艾媒CEO張毅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收購為出海布局
“此次對UnwiredPlanet的專利購買,主要表現在3G、4G等通訊標準上,這也能從其中看到聯想智能手機對未來戰略部署的方向和競爭決心。”一名聯想內部人士表示,聯想已開啟多條4G手機生產線,其中涉及4G千元機、中端機、高端機等幾款不同市場定位的4G機型。而除了聯想智能機在俄羅斯、東南亞市場的滲透外,隨著對摩托羅拉智能機業務的收購所獲取的北美運營商資源,聯想也在積極嘗試向北美市場進發,但目前仍然沒有準確的時間點。
在時間點的問題上,一方面是聯想要等待有關部門對收購摩托羅拉智能機業務的審批通過;另一方面就是專利。
在今年1月,聯想已通過收購摩托羅拉智能機業務獲取了其約2萬項專利中的2000個。一名聯想智能機業務負責人此前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聯想手機要進入海外市場,必須先解決一系列的專利儲備問題,以避HTC此前在北美市場若干年的專利戰遭遇。而如何獲取專利資源呢?最快的方式就是收購。
此前,HTC與蘋果(532.87,4.17,0.79%)公司的專利戰長達32個月,HTC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在此期間跌去六成。截至訴訟和解時的2012年年底,HTC利潤已連續4個季度下滑。此外,諾基亞(7.17,-0.27,-3.63%)對HTC的專利戰也才剛剛和解。
但有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通過摩托羅拉智能機業務的收購,聯想獲得了2000余項專利,但大多都表現在手機工藝領域,而在主要的制式、芯片、通訊等領域的專利,仍然掌握在谷歌(1183.04,-14.12,-1.18%)手中。而谷歌仍然保留大量核心專利,也是出于對整個Android生態圈合作伙伴的掌控與保護。
此次聯想選擇的合作伙伴UnwiredPlanet是一家專注于知識產權的公司,擁有的專利中有很多都是移動通信的基礎專利,此前這家公司曾指控蘋果、谷歌侵犯了其在移動產品上的10項專利。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聯想斥資1億美元收購了UnwiredPlanet的21項專利,但聯想依然繞不過高通(78.19,0.09,0.12%)等廠商的專利池,僅有可能避免的是聯合授權的交叉部分。而對于擁有專利后,聯想是否會自己涉足手機芯片領域的制造,還有待觀察。
專利費仍是障礙
全球前十大手機廠商中,已有過半是中國企業。
根據IDC發布的2013年全球出貨量數據,中國國產品牌手機的表現亮眼,雖然華為、LG和聯想在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分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但各自的市場份額均不到5%。而排名第七的酷派與排名第六的索尼(17.76,0.15,0.85%)份額相差僅為0.1個百分點,與排名第五的聯想相差僅0.5個百分點。
此前,IDC手機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全球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為335美元,而國產手機在國內的平均售價為208美元,遠低于國際廠商的平均售價。
過去華為、中興手機拓展歐美發達市場,每部3G/4GAndroid手機要分別向微軟(40.16,-0.17,-0.42%)、高通等廠商繳納專利費用,而隨著更多的手機廠商出海,將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一部智能手機中,各種專利費用已占到出廠價的約8%~10%。”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斌對記者說,這對于微利的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國際廠商看到了這塊專利市場。此前,微軟曾與HTC、中興等20家企業簽署了專利許可協議。根據協議,微軟對手機和平板電腦每臺收取約5~20美元的專利費,由此每年帶來的收入就超過34億美元。有IT行業分析師曾對本報表示,預計到2017年,僅中國企業需向微軟支付至少38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
而隨著微軟收購諾基亞審查結果即將出爐,不少中國手機企業擔心,剝離了手機業務的諾基亞可能對外提出巨額專利授權費,這將限制市場的公平競爭,削弱中國手機企業的競爭力。
“微軟和諾基亞已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救濟措施推動商務部審查完成,一旦完成將會改變國產手機在國際市場上的格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產手機廠商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本就利潤率不高的本土廠商來說,如果微軟和諾基亞聯合向國內手機廠商收取專利許可費,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就會處于虧損的狀態。為順利通過審查,微軟和諾基亞或將對商務部承諾交易后收取的費率和其他許可條件不會超過當前水平,對于已簽約的被授權人,不超過現有合同規定水平。
中興、華為等手機廠商都曾遭遇國外手機巨頭的專利阻擊戰。去年7月,技術專利公司InterDigital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訴狀,指控華為和中興侵犯了該公司七項技術專利,并要禁止上述公司在美國銷售任何涉嫌侵犯專利的產品,包括手機及平板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