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數碼訊(編譯:張秀梅)相信許多人都聽過蘋果公司計劃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大屏幕版本iPhone手機的傳聞,但是為什么蘋果公司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難道只是單純的屈從于市場需求這么簡單嗎?要知道之前蘋果公司一直都在強調手機單手操作的舒適性,認為3.5至4英寸屏幕iPhone要比4英寸到6.3英寸屏幕的Android手機更適合用戶。
如果上面的傳聞屬實,那么這就說明蘋果公司已經開始否認自己之前的觀點,這一定有背后真實的原因。要知道蘋果剛剛將iPhone的顯示屏從3.5英寸提高到4英寸,再提高屏幕尺寸可能讓開發者、配件制造商和整個生態系統都頭疼。
最近,美國科技博客Re/code披露的蘋果公司內部幻燈片顯示,該公司目前的iPhone型號面臨著發展遇阻的不利形勢,因此推出大屏幕iPhone已經勢在必行。從這些公開的關于蘋果公司的幻燈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內部對于大尺寸和廉價智能手機的分析。
蘋果在這份內部報告中首先給出了iPhone增長率逐漸變緩的柱狀圖,而在這個問題的背后則是由于蘋果沒能提供哪些消費者想要的產品。根據蘋果的統計數據,2011年時,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4.94億部;到2012年時,這個數字增長了2.28億達到7.22億部。但是這些增長的智能手機大部分都是廉價和大屏這兩種類型的。比如,低于300美元的廉價機型出貨量達到1.59億部,而高于300美元并且屏幕大于4寸的機型出貨量也達到9100萬部。
由于蘋果當時的產品線上并沒有這兩種類型的設備,所以只能眼看著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搶走,iPhone的增長率變得越來越慢,售價300美元以上的4英寸設備已經不再增長,甚至逐步萎縮。
光消費者渴望價格更低、屏幕更大的設備,運營商也在蘋果與三星的專利大戰中在逐步拋棄蘋果。由于蘋果不夠友好的政策以及高補貼金額,運營商并不愿意一直賣力地推廣iPhone。在競爭對手層面,Android的軟件生態系統正變得越來越完善,同時硬件規格也已經得到極大的提升。像三星這樣的競爭對手還不忘在廣告和運營商渠道投入大量的金錢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這一切都在逐步削弱iPhone此前積累的優勢。
總之,從蘋果的內部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已經針對消費者需求、運營商合作和競爭對手現狀進行了多個角度的分析,而且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對蘋果不利的因素。
因此,對于蘋果公司來說,推出屏幕更大的iPhone 6將會重新拉動產品銷售的增長速度,優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雖然蘋果推出300美元以下的智能手機概率并不大,但關于大屏iPhone的消息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上。或許喬布斯時代,iPhone不會輕易改變,但庫克時代的蘋果顯得頗為務實,既然大屏iPhone 6這么有市場,他們選擇為市場妥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關注《科技不怕問》官方微信,每日接收欄目精彩內容。關注方式:在微信添加好友處搜索“asktech”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