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環(huán)境危害比較大的廢舊電子產品包括電腦、電視機顯像管內的鉛,電腦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質等。
本報訊 (記者 馮超)昨天,市檢察院一分院公布,該院依法批準逮捕了重慶首例涉嫌走私廢物罪的犯罪嫌疑人龍某、徐某。
海關查獲走私電子垃圾
2009年5月,龍某與徐某在香港認識后,雙方預謀從香港進口歐美國家的電子垃圾,利用內地低價勞動力,組裝電子產品銷售。經多次共謀,同年8月7日,兩人以進口光驅為名,將10噸電子廢物夾藏在集裝箱里,從香港走私到內地。后該批貨物被重慶海關查獲。經有關部門檢驗認定,該批散裝的廢舊電子元件均屬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電子垃圾量大危害大
據龍某和徐某交待,這批電子垃圾是他們從歐洲和美國買來的,想偷運到國內后賣掉。
承辦檢察官介紹,根據國際條約《巴塞爾公約》,我國已將電子垃圾列入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電子垃圾不僅量大而且危害嚴重。特別是電視、電腦、手機、音響等產品,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
檢方調查發(fā)現,這批電子垃圾中的顯像管、陰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上的焊錫和塑料外殼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一臺電腦顯示器中僅鉛含量平均就達1公斤多。
據承辦檢察官介紹,回收加工再銷售的電子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不能正確處理電子垃圾,大量有害物質就會滲入地下,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如果進行焚燒,會釋放大量有毒氣體,造成空氣污染,這些都會對生態(tài)和環(huán)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如何處理還未決定
記者了解到,這批電子垃圾燒也不好燒,很多電子元件也無法使用自然降解的方法進行處理。昨天,檢方稱,如何處理這批電子垃圾現在還未決定。
記者在網上查詢發(fā)現,現在對于電子垃圾的處理,主要還是通過分解再利用的方式進行。但是對于如何處理走私而來的電子垃圾,各地尚無明確的辦法。
電子垃圾
主要使用電流、電磁場工作的設備都叫電子設備;廢棄不用的電子設備都屬于電子廢棄物。電子廢棄物主要包括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等通訊電子產品的淘汰品。電子廢棄物俗稱“電子垃圾”。
對環(huán)境危害比較大的廢舊電子產品包括電腦、電視機顯像管內的鉛,電腦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質等。
走私廢物罪
是指逃避海關監(jiān)管,將境外固體廢物、液態(tài)廢物、氣態(tài)廢物運輸進境的行為,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