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5日舉行的2014年電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局長韓夏表示,今年工信部將推動電信運營商縮小數據業務套餐內外價差,推動手機上網業務資費水平合理降低。
韓夏表示,工信部將加強電信計費系統檢測,確保流量計費準確;加強手機流量消費提醒,提高手機流量計費收費透明度;規范流量收費賬單、詳單的用語和格式等,確保流量賬單清晰明白;推動電信企業縮小數據業務套餐內外價差。
工信部此次表態,或許是受到近來用戶對通信業務資費進一步下調的高漲呼聲的影響。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具有高速度、大帶寬的4G網絡開閘落地,用戶對手機上網的需求日益增長,數據業務消費量也隨之攀升,許多用戶常常遇到包月套餐流量使用超標的情況,由于超出套餐外的資費水平較高,因此帶來的經濟成本也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普遍發出資費進一步下調的聲音。
以浙江移動的WLAN流量套餐來看,最低兩檔為5元包300MB和10元包700MB,套餐內流量資費約等為0.0143元/MB和0.0167元/MB,但超出套餐后資費為0.1元/MB,這約等于套餐內資費的6-7倍。這意味著用戶一旦超過套餐額度,如使用100MB將多支付10元。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雖然電信運營商實行市場定價,但監管部門可以對運營商的套餐機制進行合理引導,推動運營商積極梳理歷史套餐并建立退出機制,針對新的通信時代下完善套餐設計。那些不合理的、已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的歷史套餐應逐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