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 汪群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4時20分報道,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今天(14日)公布的“2009年家電下鄉企業行為比對情況調查通報”顯示,有12家中標企業的16批次不合格產品,掛貼“家電下鄉中標品牌”,冒充下鄉。
在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今天公布的通報中,家電下鄉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個別企業擾亂市場。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求,下鄉家電能效等級必須在3級以上,但目前有少數廠家將4級、5級產品下鄉。少數商家乘機將庫存低能效產品低價甩賣,向購買人返利,謊稱“國家補貼”。
另一個問題是以假充真, 2009年5至10月,國家質檢總局對288家中標企業,409批次中標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有12家16批次產品不合格。個別企業將不合格產品,甚至假冒偽劣,掛貼“家電下鄉中標品牌”,冒充下鄉。
另外一個問題是超出中標省份銷售,影響政策落實。少數小品牌企業將產品超出中標省份銷售,而非中標省份售后服務滯后,致使安裝、調試、檢修及出現故障時,農民投訴無門,挫傷購買積極性。
“家電下鄉”仍是2010年我國重要的經濟政策,在315期間,質檢、工商以及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等多個部委紛紛舉行保障家電下鄉產品質量安全的活動。目前,今年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將會更大,而且會比去年更有辦法,比如會定期發布家電下鄉產品質量信息,公布國家監督抽查及售后服務明察暗訪情況,曝光查處的典型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