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一年多后,3G正走到一個很糾結的時期。近日,由于不堪3G上網卡帶來的流量負荷,運營商紛紛終結了商用初期包時或不限流量套餐,代之以清一色的定額流量套餐,使原本就高昂的3G資費門檻進一步增高。而在3G網絡使用上,用戶的高流量高資費陰影也進一步加劇,3G手機當2G用更非常普遍。如此,無論對于運營商或用戶,都出現了“3G流量猛于虎”的局面。
而針對3G發展現狀,工信部等主管部門上周出臺了一個網絡擴容的激進計劃,圖謀破解困局。
調查
iPhone用戶不敢看視頻
白領劉小姐幾個月前擁有了一部聯通iPhone智能手機之后,便迷上了這個“很好玩”的東西。她經常用iPhone“上微博、上網瀏覽網頁、下載電子書、打游戲,買牌子貨時可以隨時拿出來網上的價格,看電影時可以查資料……”。但隨著而來的,是她對使用流量高帶來手機費用上升的警惕。“開頭三個月用的時候,平均每個月才用30多MB。第四個月頭三天,因為狂下載電子書,流量一下子就飆升到100多MB。”
劉小姐使用的是聯通3G手機包月126元套餐,包國內流量400M。因為她每天有大量時間使用電腦上網,只有在沒有網絡的時候才使用手機上網,因此在控制下載量的情況下,3G套餐包含的流量基本夠用。“但我從不在線看視頻,就怕流量太大。現在就是不知道在線看視頻的流量有多大,我沒敢試……”
最讓劉小姐郁悶的是,“聯通的iPhone好像都把WIFI閹割掉了”,只能使用3G網絡,“不然它沒法賺流量的錢啊”。相比之下,廣州市民張小姐繞道香港買來的iPhone就具有WIFI網絡優先功能,她在家里和單位都能通過WIFI上網,因此感覺不到3G高流量的威脅。張小姐使用聯通96元包月套餐,包國內流量300MB,“死活用不完。我上個月死用爛用才100多M。”不過,張小姐使用3G手機的習慣是“只上網,不下載”。
80后謝先生因工作經常需要在國內出差,在中國電信天翼3G商用之后,他便辦了一個每月100元包60小時的無線上網套餐以備不時之需,但每月實際使用時長都不到套餐的一半。在使用3G智能手機后,他打算辦一個每月50元限1G流量的套餐,除手機上網外,在有需要的時候也可連接到電腦上網。但在咨詢專業人員之后,他得知1G的流量對于電腦上網來說,一不小心就用完了,反而將增加超額流量費用。
在3G手機上網上,謝先生也留下深刻的“流量猛于虎”陰影。開始使用時,他因為沒有將智能手機中的“使用GPS衛星”選項關閉,在使用兩天之內,他的流量費就達到了118元。“現在我基本上都把3G網絡關閉,只有在要上網的時候才開啟。手機的天氣預報軟件,我也是手動刷新的,就怕它隨時自動更新會產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