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卡號為××的銀行卡于2010年4月24日11時23分消費650.5元,詳情請查詢××銀行。”郭先生剛在商場購物刷卡,銀行的提醒短信馬上就發到手機上了。雖說用卡安全得到保障,但他還是有些不解:“正常發送短信一條1角,我一個月刷卡消費也就兩三次,銀行卻包月收費3元,暴利啊!”
記者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市民對短信提醒業務覺得很必要,但對收費標準卻有質疑。其實,看似不起眼的三四元短信提醒費,暗藏驚人利潤。
1、資費 銀行卡短信費2—4元
昨日,記者致電11家銀行客服了解到,銀行服務短信目前根據持卡人持卡種類和消費金額,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以借記卡為例,中信、光大每月收費3元;工行、建行、農行、浦發每月收費2元;興業每月收1元;中行則表示,目前借記卡并沒有短信提醒業務,但已準備推出;招行、交行、華夏等則免費。
相比較借記卡,多數銀行對信用卡短信提醒實施免費。其中,交行每季度收費12元;興業每月收費3元,工行、招行、中行、農行、浦發、光大則均為免費。建行規定,一次性消費在500元以上的就可以免費通知,如果開通小額提醒業務則3元/月。
記者了解到,短信通知服務最高的年收費48元,銀行會每月直接從持卡人的卡中扣除。
2、支持方 3元錢買了放心,值
對于銀行推出短信提醒業務的做法,記者采訪了十余位持卡人,多數表示支持。在中國移動工作的楊小姐說:“現在盜卡、盜刷的現象比較嚴重,銀行短信提醒業務能在我們賬戶余額發生變動后,第一時間通知到持卡人。一個月花3元錢買了放心,很值得。”
曾經受益于短信提醒業務的馬先生告訴記者:“去年我逛街時不小心丟失了信用卡,后來突然接到銀行短信提示‘信用卡被消費了400多元’,我才意識到卡被盜刷。于是馬上緊急掛失,凍結賬戶,避免了更多損失。如果沒有短信提醒,后果不堪設想,短信提醒真的很必要。”
3、反對方 包月固定收費,不合理
雖說如此,但短信提醒業務一旦開通,無論持卡人當月消費與否,銀行都會收費,這讓一些市民不解。“我一個月刷卡消費肯定不到十次,如果按正常發短信一條1角錢計算,一個月不過1元錢,銀行卻收3元!太離譜了!”“很少有人會一個月刷卡消費30次吧,三元的價格從何而來?而且批量發短信,一條肯定不足1角錢。”“短信提醒功能作為銀行卡的安全防范方式,成本不是應算在年費中嗎?否則也不會有的銀行免費了。”
提出質疑的市民紛紛表示,銀行短信提醒業務應該按條收費,客戶根據享受服務的多少差異化繳費,比較合理。
4、暴利 短信提醒業務獲利至少200%
眾所周知,存貸利差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但多次降息后利差縮小,銀行勢必會追求其他業務利潤。某家股份制銀行業務人員稱,銀行短信提醒業務會選擇與運營商合作,按比例分成。短信成本自然比普通客戶1角一條便宜很多,但具體多少,不便透露。
記者從一位短信代理商處獲知,如果群發1萬條以上信息,每條只需2.8分,可見銀行從中獲利不菲。“就算按每條1角計算,如果每位客戶每月收十條信息,成本1元,銀行收3元,利潤就是200%,這還是最保守估計。”
但部分免費提供短信通知服務的銀行也強調,短信提醒費用是銀行替客戶墊付的,持卡客戶數量大,銀行成本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