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還是回遷
那么,數十億元的員工薪資支出增幅是否將逼迫富士康轉遷出大陸?現在看來,富士康難言放棄。
5月26日,郭臺銘帶領全球媒體參觀富士康隆化科技園總部,而此前一天,他尚在臺灣接待來訪的四川省政府訪臺代表團。據中新網轉臺灣《聯合報》報道,5月26日當天,郭臺銘接受完全球媒體采訪,即“一日穿梭兩岸”,從深圳趕回臺灣參加與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的晚宴。而當晚,雙方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郭臺銘宣布,鴻海(富士康在臺灣的名稱,本報注)將加速西進設廠,“讓年輕員工能夠回家鄉工作,感受家的溫暖”。
不難看出,富士康加速西進是其降低沿海勞動力成本高企的重要對策。此外,除了媒體廣泛報道的富士康啟動“萬馬奔騰”計劃、進入利潤率更高的渠道終端,以及向LED、新能源等轉型以外,富士康針對全國產業布局的調整已在進行中。
《中國經營報》獨家獲悉的一條消息顯示,富士康國際(02038.HK)太原公司已大幅“分流”員工,員工從2009年底的10000人已縮減至5000人左右,且在6月底將關停。同時,考慮到山西是郭臺銘祖籍,富士康亦有意將旗下業務中利潤最為豐厚的蘋果代工業務整體搬遷至太原。
富士康國際為富士康旗下從事手機代工的子公司。該公司2009年財報透露,上半年一度虧損,下半年勉強盈利,但利潤大幅縮減。
6月8日,富士康國際主席兼行政總裁陳偉良在港表示,富士康集團一周內兩次宣布加薪,目前難以量化加薪帶來的影響,不過富士康已開始與海外客戶商討新的產品定價,預計下個季度將會與客戶就產品加價協商出結果。
而早在5月底,蘋果公司派出獨立調查組赴富士康調查員工跳樓事件后,蘋果公司即表示,將向富士康讓利1%~2%。6月初,有消息稱,蘋果已經與富士康達成共識,將給富士康代工的蘋果產品提供2%的補貼,即在原定代工費基礎上再增加2%,以緩解富士康普工加薪三成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國內市場大,勞動力較充裕且勞動效率高,這些優勢對于強調快速響應客戶訂單和期望拓展渠道業務的富士康來說至關重要,”前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西進降低人力成本、優化布局、加速渠道轉型、向產業鏈尋求較高代工費、甚至向政府爭取更多稅收扶持,是富士康消化漲薪壓力的關鍵舉措。”
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富士康商務部媒體辦公室主任劉坤曾向記者確認,金融危機之前,富士康國內員工的最高數約70多萬,金融危機之后,因為大量的小型代工企業倒閉,富士康的訂單反而呈增加趨勢,這也是富士康國內現有員工升至80萬人的原因。同理推斷,既然此次漲薪潮為國內所有企業均須面對,富士康的代工規模會否進一步擴大,一年左右的時間,形勢應會漸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