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日本和美國的類似合作中,Google靠復制關鍵詞廣告模式獲得收益
“我們確實和中國移動達成了合作,提供手機移動搜索的應用服務。”新年伊始, Google一位負責移動搜索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風傳甚久的消息。
細心的手機用戶也許已經發現,現在登陸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可以看到一個“夢網搜索”的圖標,用戶只要輸入關鍵詞,便可在“移動夢網”中搜索鈴聲、圖片、動漫、網絡游戲等內容。
“中國移動無疑是一家高度中國化的公司,Google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某種程度上說明它在中國的本土化取得了突破性的實質進展。”互聯網評論人士、中科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呂本富對記者表示。
多媒體搜索
“2006年4月,Google全球CEO埃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來中國訪問時,已經秘密和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進行了會晤,并基本確定了此項合作。” 該Google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Google給中國移動提供的“移動夢網”搜索服務已經在諾基亞6681、摩托羅拉等5款手機上上線。“一兩個星期前上線后,通過我們的檢測顯示,手機用戶移動夢網流量就上漲得非常快。”上述Google人士告訴記者。
事實上,早在2006年3月,百度就在諾基亞手機中植入中文搜索服務,雙方在內地、香港等地的中文市場達成為期兩年的合作協議,并計劃今后推出語音搜索、音樂搜索等新功能。
之后8月,百度又宣布在海爾A600手機中內置“百度”快搜功能,用戶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手機直接登錄WAP.baidu.com,搜索信息。
除了百度,新浪的iAsk和搜狐的搜狗也在致力于移動搜索,同時還有很多中小公司在從事免費WAP網站的移動搜索,搜索引擎的戰火已從互聯網燒到了移動互聯網。
上述Google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百度在移動搜索方面涉及的還只是文字搜索,而Google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更集中在對彩鈴、圖片、動漫以及網絡游戲等多媒體搜索上。
“手機是一個多媒體平臺,尤其目前在中國,大家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更多體現在鈴聲下載、圖片下載等多媒體應用上,Google認為未來多媒體搜索是移動搜索的趨勢。”該人士同時表示,多媒體搜索還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技術,難度更高。
他還表示,目前Google與中國移動的合作還只是對“移動夢網”內容的站內搜索,還未涉及其他信息的搜索。“這也是出于對知識產權的考慮,很多網站鈴聲和圖片等的內容來源不清晰,而移動夢網的內容來源都是中國移動對其內容提供商審核后的,在知識產權方面非常放心。”
他表示,Google不排除今后和中國移動在本地信息搜索、Google Earth等產品移植和嵌入方面進行合作。
百度暫不加入
事實上,移動搜索業務一直被Google確定為其全球以及亞太市場幾大核心戰略之一。
目前Google在倫敦、紐約、加拿大、慕尼黑、北京等都有移動搜索的研發團隊,全球有超過100個工程師,中國方面超過30人。據記者了解,Google在2005年宣布進入中國開始招聘工程師時,就一直在招聘移動搜索方面的人才。
2006年12月初,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離開北京前往臺灣地區近三個星期,與臺灣地區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華電信”就移動搜索服務合作進行溝通。
12月25日,雙方宣布達成合作協議,中華電信將與Google合作向臺灣用戶提供移動搜索服務,兩家公司將分享提供移動搜索服務獲得的收入。具體合作形式是在中華電信的“Emome”平臺上將提供一個搜索引擎,Emome平臺是中華電信在臺灣向其用戶提供的移動互聯網服務。
李開復強調,和中華電信等電信公司的合作只是第一步,Google今后與中國電信公司的合作機會還在增多。
“雖然Google和中國移動此次合作還只是基于產品層面,但對Google意義重大。”呂本富表示,帶有強烈中國本土特色的中國移動和Google合作,某種意義上說明,Google在中國的政府關系方面取得重大進步。
但呂本富也表示,雖然目前中國移動是國際上手機用戶最多的運營商,國內占據近70%的移動市場份額,但由于3G等很多未知因素還不明朗,Google能否以此合作繼續保持在搜索市場的優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在Google和中移動的合作中,百度目前暫未加入。
移植關鍵詞廣告模式
除了在大中華地區的中華電信、中國移動,Google在移動搜索業務方面早就在國外開了先河。
據了解,Google在歐洲和Vodafone、在日本和KDDI、在美國與Verizon、Sprint等移動通信運營商早已展開合作,合作模式是移動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本地信息搜索,例如瀏覽到Google提供的本土企業、商店和服務類信息,并提供無線搜索等業務。
據了解,Google并不采用SP與移動運營商分成的模式,其移動搜索收入仍然來自關鍵詞廣告。
“我們在日本給KDDI推出移動搜索服務,一個星期就給KDDI賺了100萬美元。”該Google人士告訴記者,在KDDI的平臺上,Google將其互聯網上右邊的廣告欄模式推到了手機上,反響非常好。“因為手機和互聯網相比,能了解更真實和更多的個人用戶信息,廣告投放也更精準,這些經驗今后也都可以在中國市場借鑒和運用。”
但該人士也向記者表示,Google目前在中國進行移動搜索業務開發還面臨很多挑戰。
“一方面,我們要和運營商一起思考什么是未來3G的殺手級業務,怎樣才能開發出一個殺手級業務。”該人士表示,中國市場的用戶需求和用戶習慣非常多樣化,“掌握用戶習慣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同時,中國市場還有一個特殊化的問題在于,手機終端款式非常多,大概有幾千種,大小、屏幕顯示以及軟件平臺都不一樣,手機適配是個大問題。此外,國外運營商在產品需求的標準化方面很清晰,而中國可能10個內容提供商提供的數據源格式和標準都不一樣,也給Google帶來很多技術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