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廣州的李女士比較煩心,新買的手機不敢用,而退貨又退不了。經銷商告訴她,“等等吧,過幾天可能有新軟件,到時候過來免費刷一下就解決了。”原來李女士買的是一臺山寨機,本來貪它價格便宜,誰知道一不小心就被扣了信息費。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山寨機涉足SP分成
李女士反映,這部手機是上個月出差時,在深圳華強北手機市場買的。“從來沒見過這么多又便宜又很好看的手機,于是就挑了一部喜歡的,有MP4、手機電視等功能,才700多元。”不過使用后,她很快就發現如果不小心碰到菜單里的某個圖標,不久后就會收到一條短信:“您已經接受了某某服務,扣費2元……”
李女士對記者說:“因為是觸摸屏的手機,所以正常操作中很容易就會碰到那個圖標,想不碰的話只有不用這部手機。”而李女士的先生則認為,這是不正常的。他說:“我以前用的手機,也有類似運營商或者SP的定制服務,但是在開通之前,肯定需要點擊‘確認’,像這樣不需要確認就直接訂閱的服務,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李女士于是聯系經銷商,對方表示手機本身并沒有質量問題,而定制服務也是李女士自己點擊造成的,因此不能構成退換貨的理由。經過再三交涉,經銷商表示等有新版軟件后,免費幫李女士刷新一下,以屏蔽這些不請自來的特殊服務。
記者多方了解后發現,李女士遭遇的這種情況在山寨機行業比較普遍。不但山寨廠商與流氓SP相互勾結,其中還不乏正規手機廠商的身影。一位正牌手機廠商的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說:“用戶要真覺得受不了,我們可以幫忙刷成干凈無定制服務的軟件,不過用戶自己不能操作,要去客服中心解決。”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李女士遭遇了還算“斯文”的玩法:“現在有些廠家更過分,只要用戶把SIM卡放進手機然后開機,立即就開始扣錢了,而且付費服務并不顯示。”據介紹,在這2元/次的服務費中,手機廠家可以獲利1.05元,“這些手機生產商根本不靠賣手機賺錢,手機保本銷售甚至略虧都可以。這種模式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該人士還透露說,目前在一些SP公司中,山寨機老板有相當持股比例,“他們大多買的是‘暗股’。也就是說,非本人直接持股,但控制權在他們手里,很難查清楚。”他說。
徹底根治尚未有期
其實,頭痛的不止李女士這樣的用戶,工信部對這個問題也很頭痛,不過一直沒有拿出特別有效的根治辦法。據工信部發布的《2008年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顯示,電信用戶申訴達到37825人次,較2007年有上升趨勢。通告還特別指出,部分手機內置信息服務業務不規范,甚至被預置了惡意插件,致使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信息費,該問題在未獲得電信設備進網證的手機上尤為突出。
各大運營商對與SP服務商的合作也越發謹慎,并且制定了不少規定加以約束。早在2006年初,中國移動在《移動夢網業務合作管理辦法2.0》中就明確規定:“禁止SP和終端廠家直接進行終端內置業務的合作。”到了2007年,中國移動又在《移動夢網業務合作管理辦法3.0》中強調了該規定,并且將之納入信用積分管理。
中國聯通制定的《中國聯通SP信用管理辦法》也明確提出,對信用不良的SP采取中止合作乃至全面終止合作的措施。并且要確保SP服務商應提供相關資料證明用戶是在知情、自愿的情況下使用該業務。
對于工信部的努力,業界卻不并認同。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只要下重手整治,這個問題還是可以治理好的。”他認為,最近印度治理山寨機的做法可以借鑒。日前,印度信息技術和通信部要求運營商停止對沒有合法IMEI碼的山寨機提供服務。3000萬部山寨機將面臨滅頂之災。“其實,工信部同樣可以要求運營商,對捆綁流氓SP服務的手機及SP服務商停止服務。這樣一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山寨機涉足SP分成 新變種流氓SP服務暗藏手機
2009-04-09 13:30 金羊網-新快報
相關新聞: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