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孫爽 東方早報記者 李淑平
電話詐騙案的作案手法再次升級。
最近一段時期,上海發生多起電話詐騙案,詐騙團伙跑到泰國、中國臺灣等境外地區租用房屋和服務器,冒充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電信公司、銀行等人員,專門尋找大陸居民行騙。
在電話里,各團伙先由“接聽組”隨機打電話給大陸居民,稱其賬戶不安全,再“指導”居民把錢款打入指定賬戶,最后由“取款組”把錢款提現轉走。
日前,犯罪嫌疑人楊某等4人,被徐匯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
上海連發電話詐騙案
去年12月25日、26日、27日三天,上海發生多起電話詐騙事件,市民在家接到自稱“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電信公司、銀行等員工”的電話,稱市民的身份證被犯罪分子開設銀行賬戶洗黑錢,警方要封存市民的銀行賬戶,并建議市民將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轉入所謂的“公安局”或“檢察院”提供的“安全賬戶”。
但警方發現,實際上,這個“安全賬戶”是由詐騙團伙控制的“一級賬戶”,一旦有被害人的錢轉入,會被犯罪分子分幾次轉出提現。
在這些詐騙案中,受害市民多為中老年女性,被騙金額從每人1.5萬元到300萬元不等。
上海警方根據電話、賬戶等線索,先后派偵查員赴廈門、銀川、福州、南寧、珠海等地調查,很快破獲這一系列電話詐騙案,抓獲11名犯罪嫌疑人。
躲避大陸警方出境行騙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審查發現,有關該案的5個詐騙團伙為逃避國內警方追查,特意派“電話接聽組”前往中國臺灣、泰國等境外地區,往中國大陸撥打詐騙電話。
詐騙團伙要實施犯罪,必須通過網絡電話尋呼平臺。檢察官發現,落網的犯罪嫌疑人楊某,就是專為這5個團伙提供網絡電話尋呼平臺的“中間人”。
據楊某交代,2008年8月份,他結識了綽號為“石頭”的中國臺灣人,由“石頭”出錢,他出面租借了多個服務器。隨后,楊某找到開發網絡電話軟件的公司,在境內搭建網絡電話平臺及電話詐騙技術系統。
楊某負責管理的這個網絡電話尋呼平臺,除了給“石頭”的詐騙團伙提供技術支持,還給其他電話詐騙團伙提供服務。有時,楊某還出境提供技術服務。
楊某交代說,利用他的平臺行騙的“公司”有5個,3個在泰國,2個在中國臺灣。這5個團伙的幕后控制人為中國臺灣籍人士,負責接聽電話的“接聽組”成員大多也是臺灣人,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居民行騙。
電話詐騙全流程
技術支持
楊某在中國大陸組建網絡電話尋呼平臺
詐騙主體
3個團伙在泰國,2個團伙在中國臺灣,租用楊某的平臺
電話行騙
●“電話接聽組”前線
由幾名女子冒充電信客服人員,隨機撥打居民電話,以“電信賬單欠費,身份證、銀行卡信息泄露為由”,說服居民撥打指定的電話報案(中線)。
●“電話接聽組”中線
由幾名男子冒充民警,說服受害人撥打指定的電話(后線)找銀行工作人員。
●“電話接聽組”后線
由幾名男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指揮受害人將賬戶里的錢,轉賬到指定賬戶。
提款取現
詐騙團伙里的 “取款組”進行網上銀行轉賬,把受害人的錢轉到多張銀行卡,然后到ATM機上提現。
揭秘
“電話接聽組”
分成前中后三線
犯罪嫌疑人楊某負責為5個電話詐騙團伙提供技術支持,他還曾趕赴泰國,為“石頭”的團伙解決技術問題。
據楊某交代,“石頭”團伙中的“接聽組”設置在泰國某地的一幢兩層小樓,其中一層為假冒電信公司的“電話接聽組”,二層為假冒公安局、銀行的“電話接聽組”。
而每一個“接聽組”又分為前線、中線、后線。前線由幾名女子冒充電信客服人員,隨機給中國大陸居民打電話,以“電信賬單欠費,身份證、銀行卡信息被泄露為由”,說服大陸居民撥打指定的電話報案(即中線)。
中線則由幾名男子冒充公安局人員,負責說服打進電話的受害人,到指定的電話(后線)找銀行工作人員。后線由幾名男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負責指揮受害人到銀行,將賬戶里的錢轉賬到該詐騙團伙的專門銀行賬戶。
一般在后線通話時,詐騙團伙里的 “取款組”就會在網上銀行進行轉賬,把受害人的錢轉到事先辦好的多張銀行卡內,然后到銀行ATM機上提現。
對騙到手的錢,該團伙成員會按比例分成。
電話詐騙躲避大陸警方 泰國打電話專騙轉賬
2009-04-14 09:59 東方早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小米估值遭質疑 雷軍放言要進財富500強
- 2百度訴360搜索抄襲百度站長平臺 索賠50萬元
- 3iPhone5丟失異地現身 蘋果售后疑成"銷贓
- 4垂直B2C艱難:動蕩不斷 依托京東天貓受擠壓
- 5財經觀察:電商為何主動要求被征稅?
- 6樂視網稱夏普“自作多情” 信披遭質疑
- 7福布斯:不思進取將讓蘋果重溫當年PC市場悲劇
- 8電商立法列入日程:工商總局召集12企業摸底
- 9工商總局:《電子商務法》已列入立法日程
- 10奧巴馬機密手機曝光 造價1800萬美元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