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
查詢者持有高仿真二代身份證
張先生是運營商的VIP客戶,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查清,原來有一個神秘人持有除照片是假的高仿真二代身份證掛失了張先生的手機卡,申請新卡后查詢了張先生的通訊
張先生隨即與運營商營業廳工作人員商議出了兩個解決方案:一是加設服務密碼,此后辦理類似業務都需同時出示身份證及服務密碼,但是考慮到不是所有營業網點都有身份證識別儀器,對方又有一個仿真度極高的二代身份證,這個方案似乎可靠性還是不高。
其次,更高一級的防范措施就是此后辦理類似業務還要求出示戶口簿。張先生覺得太麻煩拒絕了這一方案,“也考慮到戶口簿比二代身份證更易造假。”
張先生更擔憂這位神秘人持有仿真度極高的假二代證會不會以自己名義干其他事,于是在7月2日報警。
謎團
神秘人此后再無任何行動
張先生一家第一反應,費盡周折要查詢自己通話記錄的對方是不是騙子,要騙錢?張先生的手機開通了國際長途,他當即查詢通話清單,發現對方申辦新手機卡后并沒有打電話或發短信。
張先生又懷疑對方會不會利用查詢記錄后找出聯絡較多的親友號碼,用自己手機致電要求匯款騙錢。7月1日,他分別發短信致電給聯系較多的親友,一一解釋要求對方短期不要相信這類騙局。但是他與這些親友聯系時,發現這些親友并沒有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或短信。
那么這個神秘男子如此費盡周折、三番五次奔波又是辦假證、又是申辦新手機卡,又是查詢長達半年的通話記錄,究竟又是想要干什么呢?對方遲遲不展開實質行動反而讓張生一家難以放下心頭大石。
記者調查:
500元可查
1個月通訊記錄
然而記者的調查結果更加觸目驚心,查詢手機、固話等個人通訊記錄這個明顯侵犯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竟已成為
翻看了多個廣告網頁后,發現提供這類服務公司的網頁內容大同小異,據其介紹,這項服務的主要客戶群體有兩大類:一是家庭內部矛盾,“老婆查老公包小蜜證據,老公查老婆出軌跡象”;二是商業競爭對手之類互相撬角拆臺及債務調查。
一家名為×鷹調查公司網頁標明注冊地址是在天河南路×號,它的業務范圍主要就是債務清償、私家偵探,而手機固話通訊記錄只是其中一小項業務,業務經理周先生留有一個手機號碼,接通電話后這位周生惜字如金,對于查詢手機通訊記錄,他說只要提供廣州的手機號碼,半年內任何一個月的通訊記錄都可在一天內提供,收費標準是500元/月。
他拒絕討價還價,聲稱這個收費標準已是行價,即使業務量大也是這個價;至于他們如何得到這個通訊記錄,他則表示是“特殊渠道”,不肯詳細透露,“一般一個月的通訊記錄至少也有三四十頁過千個號碼,還有通話時間及時長,這造不了假”。
三大猜測
猜測1
妻子查有無第三者?
由于最近電視劇《手機》熱播,大家第一猜測就是可能是張先生的妻子胡女士托人查詢通訊記錄以確認有沒有第三者。
妻子胡女士(化名)直言,如果有這個必要,根本不需大費周折,“他的密碼我知道,手機也很容易拿到。”
猜測2
競爭對手要撬墻腳?
會不會是生意場中的競爭對手來撬墻腳,通過查詢通訊記錄找到目標客戶。
張先生的妻子胡女士(化名)沒有透露丈夫所從事的行業,只是明確表示他這個行業基本上沒有什么競爭對手,不存在撬墻腳問題。
猜測3
合作伙伴找人摸底?
有鄰居猜測是不是張先生與合作伙伴有經濟糾紛,對方找一些所謂的討債公司通過查詢通話記錄來摸底。
張先生否定這一猜測。他說自己從來不欠別人錢,沒有任何經濟糾紛,只是養家糊口過日子。(記者劉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