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汽車東站看不出有任何垮塌跡象 記者 楊順興/攝
在經歷了一次省級鑒定、兩次國家級鑒定之后,最新鑒定結果顯示,煙臺汽車東站垮塌的可能性基本排除。“樓垮垮”事件至此漸趨明朗化,開始向縱深發展。
廣受關注的“樓垮垮”事件,在近兩年的漫長時間后終于有了重大進展。10月中旬,本報記者獲悉,由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的對煙臺汽車東站的最新鑒定結果終于出爐,關于結構安全性鑒定的結論是:整體框架(梁、柱、實心板)承載力滿足設計規范要求。也就是說,煙臺汽車東站垮塌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2009年,煙臺汽車東站懸掛出“大樓隨時垮塌,請勿靠近”的提示語,當年11月,有媒體以“樓垮垮”為題進行了報道,輿論嘩然,煙臺汽車東站一時成為“豆腐渣工程”的反面典型;但隨后又有媒體曝出,做出“工程質量問題罕見”結論的鑒定報告實際在報道之前已不被煙臺法院采納,“樓垮垮”疑是一場鬧劇。就此,“樓垮垮”陷入“羅生門”,與之伴隨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質量鑒定。
最新的這次鑒定結論是由國家級權威鑒定機構——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所給出的。據記者了解,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這次鑒定,從啟動程序至出具正式檢驗鑒定報告書,歷時長達10個月之久。
而在兩三年時間里,煙臺汽車東站的工程質量經歷了一次省級鑒定、兩次國家級鑒定,其間的復雜曲折不言而喻。
不過,最新的這一鑒定報告還未經過法庭質證,據悉,質證將在近日進行。
當事方對最新鑒定結果態度迥異
對于最新的鑒定結果,當事方煙臺汽車東站和清泉建筑公司態度迥異。
“最新的結構安全性鑒定結論,表明煙臺汽車東站‘樓垮垮’的說法不能成立。”煙臺汽車東站建設方——清泉建筑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表達的方式不同,但和之前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建筑工程檢測中心的鑒定結論‘不存在垮塌的可能’是一致的。” 這位負責人認為,和“中冶”相比,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所的鑒定結論更專業。但兩份報告的側重點其實不同,“中冶的鑒定主要側重大樓是否會隨時垮塌,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鑒定則側重大樓的工程質量到底如何。”
實際上,早在出具正式報告之前,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所曾出具過檢驗鑒定報告書的“初稿”,征求煙臺汽車東站方和清泉建筑公司方的意見。但煙臺汽車東站方沒有回應。
煙臺汽車東站安全處的陳姓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高層的事情。”記者試圖就此采訪汽車東站負責人傅志良,但陳經理表示,傅總在國外,聯系不上,也沒有傅總的電話號碼。
記者了解到,傅志良從2009年11月“樓垮垮”事件爆發后就遠走美國,迄今已近兩年時間。當記者問,傅志良為何不在國內直面“樓垮垮事件”時,陳經理表示,傅總一直在國外考察項目,由代理律師全面代理。
復雜的三輪鑒定
從2008年至今近三年時間里,對煙臺汽車東站的質量鑒定已進行三次。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煙臺汽車東站的質量問題何以鑒定三次之多?
記者了解到,早在“樓垮垮”事件爆發之前,2009年2月,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了第一份鑒定報告,其結論描述為:“僅僅四年,銹蝕速度如此之快,是少見和驚人的;該工程的質量問題如此嚴重,是非常罕見的,必須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地采取措施。”該檢測中心還給出了汽車東站1區酒店部分需要加固處理,2區、3區也就是車站、洗浴中心和超市部分應予以拆除的處理意見。
但這份鑒定報告在經過法庭質證后,最終未被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采納。
時隔9個月,就在法院重新委托鑒定之際,媒體引爆“樓垮垮”事件,而其中的最主要的新聞支撐點正是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出具的、這份被法院不予采納的鑒定報告結論。
煙臺汽車東站是否真的會隨時垮塌?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煙臺市委市政府迫切需要一個準確的說法。不久,煙臺市工程質量監督站委托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建筑工程檢測中心重新鑒定。2010年2月,中冶方面在實地檢測后重新出具了《煙臺汽車東站混凝土主體結構耐久性及安全性檢測評估報告》,《報告》顯示,煙臺汽車東站“目前不存在整體倒塌的可能性”。
但因為這份鑒定不是由法院委托,法院無法據此定案。這種情況下,2010年12月,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委托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所,對煙臺汽車東站質量進行重新鑒定。
就鑒定結論何以與兩國家級鑒定機構大相徑庭,記者試圖采訪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但未獲回應。
“樓垮垮”在坊間被認為是“鬧劇”
記者在煙臺汽車東站采訪時注意到,在東站的大門西側,售票員在一輛大巴車組成的臨時售票點進行工作。一名女性售票員告訴記者,現在東站的工作人員都搬到總站那邊過去了。
對于煙臺汽車東站“樓垮垮”一說,當地人現已不以為然。一個客觀事實是,煙臺汽車東站大樓直到現在仍原地屹立。
盡管現在煙臺汽車東站還有圍欄圍擋,鐵皮圍欄上還有“請勿靠近”的警示語,但記者在煙臺汽車東站采訪期間,就在東站的主體樓里面,幾名正在運裝空心油桶的搬運工還向記者調侃,“這‘樓垮垮’都說了幾年了,不是還沒有倒掉?”
而坊間對“樓垮垮”則已有些厭煩,一位出租車司機就對記者表示,“‘樓垮垮’這么長時間了,誰不知道,就是一出鬧劇。汽車東站現在不還在那兒立得好好的嗎?”
就“鬧劇”一說,記者向煙臺汽車東站陳經理求證,陳默不作答。
自2009年11月煙臺汽車東站大樓被媒體曝光為“樓垮垮”,至今已經700余天。期間媒體和公眾一直予以高度關注,但“樓垮垮”的真相始終未能完全解開。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司法鑒定此次新的鑒定報告,或即成為“樓垮垮”事件的轉折點,還公眾一個真相。
據記者了解,對最新鑒定結果的質證“將在十日內進行”,當事雙方的質證結果也將最終決定“樓垮垮”事件的走向。
“樓垮垮”事件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羅生門”?本報將繼續關注。(本報記者/楊順興 發自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