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信貸市場今年內首次出現了松動跡象。但具體到房貸而言卻仍然是按兵不動,辦貸難、放款難一直是房貸市場上的現實問題。
不過記者近日了解到,有不少銀行分支機構在一兩個月內就能放款,剛需購房者可以對貸款較為順暢的樓盤高看一眼;另外,不妨搶在年底備齊資料,辦好房貸手續審批,待到明年初放款可能就會較順利地下來。
信貸松動,但房企資金面仍然吃緊
信貸松動跡象首先出現在外資銀行。一些外資銀行在一線城市對優質客戶推出8.5至9折優惠利率房貸,并對外表示他們“并非沒有額度”;10月最后一周,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新增信貸猛增600多億元。雖然四大行官方否認了信貸出現松動;但在經常性的月末額度偏緊的背景下,四大行在10月底反其道而行之,信貸松動的猜測也就不難理解。
市場有觀點認為,機構對政策進一步寬松甚至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未改。而目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決策層關于“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合理增長”的觀點可能被過分解讀,政策會微調但不會出現“全面放松”。
雖然出現了信貸松動跡象,但房企資金面仍然吃緊。因為如何規避信貸資金再度流入樓市、股市,已是監管層有條件預調微調前必須要考慮的重點。
截至目前,房地產信托的存量規模已達6000億至7000億元。另一方面,資產負債率高企。據財經數據統計,截至3季度末,滬深兩地133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3%,行業總負債首破萬億元。經營性現金流缺口也在急劇膨脹,約7成共91家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告負。再就是存貨居高不下。近8成合計102家上市公司擁有超過10億元的存貨,頭四號公司就是“萬保金招”四巨頭。
不妨在年底備齊資料辦理審批
近日記者從工、農、中、建四大行個貸部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對于個人房貸與此前緊張情況基本相同,并沒有松動的跡象。相關人士表示,即便是信貸有所放松,其各自所在的分支機構更傾向于投給中小企業,肯定不會向個人房貸傾斜,目前房貸依然收緊。
“今年銀行放貸越來越難,所需時間也越來越久,往年一個月可以辦好的,如今五六個月不放款都算正常。”星沙某項目業務經理抱怨道。據了解,建行等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較基準利率上調20%以上,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和華夏銀行一些分支機構因額度緊張,目前已經基本停止發放房貸。“現在二手房貸辦得非常艱難,很多銀行已經停止與中介合作了。”新環境一位中介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有不愿具名的銀行界人士表示,審批過關后一兩月就能放款的銀行分支機構也不是沒有。如工行、農行、中行的一些分支機構,還有一些新成立、新入湘的銀行如華融湘江銀行、渤海、北京銀行等的分支機構。另外,很多樓盤有2個以上的合作辦貸機構,包括省、市公積金中心,消費者不妨多加選擇。
“在選盤時,就要將貸款難易的程度考慮進去,對貸款較為順暢的樓盤可以高看一眼;另外,不妨在年底備齊資料,辦好房貸手續審批,待到明年初放款可能就會較順利地下來。”他說。(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