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跑了,整個公司的人都聯系不上。”2月7日下午,長沙麓山里佳園的購房者心急如焚地向記者介紹,這個樓盤的開發商長沙學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學士地產”)的老板朱雙文“跑路”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這是長沙去年下半年至今第五個“跑路”的地產老板。來自當地房地產和金融行業的信息顯示,如長沙這般二三線城市,在正規金融渠道收縮放貸和地方民間金融乏力的雙重打擊下,房地產開發資金鏈一直處于緊繃狀態,且還在加劇。
“這未必是最后一個 跑路 的老板。”一位當地股份制銀行的人士如是說。
多樣“合同”
如果不是彭麗去查看自己的購房信息,麓山里佳園的購房者可能還不知道朱雙文已經“跑路”了。
2011年9月3日,彭麗在學士地產簽訂了購房協議,“當時主要看中是現房,價格相對算便宜。”置業顧問告訴她,付全款可以每平方米優惠300元(折后每平方米4300元)。于是她在簽訂協議時選擇了以全款購房的方式,并依約在當年9月10日前支付了全部房款的60%。協議約定,2011年12月31日前交房,并辦理房產證。但這只是一份公司自打的購房協議,并非正式編號的購房合同。
此后,彭麗一直催促簽署正式購房合同,并付清尾款,但學士地產方面一直以各種理由推延。
事實上,2011年12月31日學士地產并未兌現麓山里佳園的交房承諾。但和彭麗一樣,眾多的購房者對此并未太在意,認為手里握有合同(協議),“不怕房子 跑了 ,最多就是推遲交房。”
正月十三,在麓山里佳園選定7棟203房并已經支付60%房款的彭麗上當地房產局網站查詢自己的購房信息,驚訝地發現這套房并非在自己名下,一個叫“覃文平”的人才是該房業主。她立刻聯系學士地產的置業顧問,但此時已經聯系不上。待她趕到公司,才發現這家公司已經關門,位于樓盤的售樓部也已經被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