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資金監控不力
風起青萍之末。
在長沙跑路潮中,麓山里佳園,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政府開會要求是這樣的:第一,施工不能停,讓我馬上完工,由政府墊付1000萬元,第二劉忠建作為法人代表,自己起頭完成現在的電梯、綠化、道路、電力、水力等,第三就是政府會出面,將高利貸和簽約抵押的房子解按。”曹振東如是表示。
長沙市住建委辦公室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則一再強調:“誰審批,誰監管,誰負責”,但卻對于長沙開發商頻繁跑路的現象不予回應。
“據我了解,項目資金是否向施工單位流動,預售資金的監控,長沙好像沒有負起責來。”歐陽學海如是表示,如果是在政府與開發商雙控下,為何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對此,胡治剛則表示,麓山里佳園給政府敲響了警鐘,也暴露出長沙房地產監管的漏洞,“有很多監管政策,包括預售金監管、網上備案制度都存在不足的地方,相信這是未來調整改善的方向”。
誠然,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長沙住房均價當屬最低。然而,開發商跑路潮爆發于長沙,絕非偶然,尤其是在長沙開發商處于畸形的生態環境下,并遭受歷史上最為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必然結果。
2011年,長沙出臺限購細則政策出臺,針對90平方米(含)以下商品房住宅在主城區只能新購一套,這導致長沙的房地產成交量大幅下跌,頹勢已現。
“從網簽數據來看,2010年,長沙網簽成交金額1.7億元,2011年是8700萬元,成交量同比下降了49%。過完年之后1月份,成交更加慘淡,成交面積才4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3%,下滑非常大。”胡治剛說。
與此同時,長沙本土房地產市場嚴重供過于求。
“2011年長沙的在建施工面積是7600萬平方米。有哪一個城市達到了這樣的規模?”歐陽學海反問。2011年廣州市一手商品住宅施工面積也不過4848.07萬平方米。
不過,在胡治剛看來,對于中小開發商影響最大的還是限貸,因為“長沙購房80%-90%是按揭貸款,長沙的中小開發商本身資金實力比較弱,開發貸卡得很嚴,這給開發商帶來很大的壓力”。
長沙日豐房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姜經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房地產貸款目前在民間借貸中所占的比例還算比較高,達到三成。從去年8月底起,各項貸款都比較緊張,最嚴重的是開發貸。
“在十家申請銀行貸款的開發商中,最多只有兩家能夠成功獲批。民間借貸條件也比較苛刻,基本上,開發資質必須達到二級資質,五證齊全的才能借貸。”他繼續道。
長沙星沙貸款中心曹經理更是揚言:“我們根本不會貸給開發商,看著一個人要死怎么會借錢給他呢。”為此,不少開發商不得不轉向地下錢莊等高利貸飲鴆止渴。
“據我們1月3日的統計,長沙市場已有800萬套存量房,供應非常大啊,足夠一年半來消化。”胡治剛解釋。
他表示,現在長沙開發商已經開始謹慎,“我們監測到的數據是,大概30%以上的開發商在降價促銷。降價幅度在15%-20%之間。”
不過,陳真誠的擔憂則在于:“市場出現災難性傾覆的情緒在蔓延,并非消費者不買房所引致,而是一些開發商的行為讓消費者對市場失去信心。”(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