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
為何收入標準為2400元?
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平
此次征求意見的公租房租金補貼申請條件中,申請當月前12個月家庭人均月收入需不高于2400元。同時,3人及以下家庭總資產凈值57萬元及以下;4人及以上家庭總資產凈值76萬元及以下。
為何將收入標準的上限定在了2400元?相關負責人說,主要考慮是2400元這個收入線與北京市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持平。而且與3人以上戶的限價房家庭人均月收入持平。
而此次家庭資產的限制條件,則完全與限價房家庭資產的準入標準一致。
根據征求意見的標準,除了廉租房外,符合經適房條件的家庭承租公租房也全部包括在領取補貼的范圍內。此外,部分符合限價房條件的家庭承租公租房也包括在補貼范圍內。
記者計算了一下,按照限價房三口之家年收入8.8萬元及以下的上限,三口之家人均月收入在2444元左右。
這意味著,三口之家的限價房條件家庭,如果收入剛好在限價房標準上限附近,租住公租房則有可能無法獲得補貼。三口以下的限價房家庭有一部分也無法獲得補貼。四口及以上家庭則絕大部分都可以獲得補貼。
為何劃分為六檔補貼?
分檔相對均勻以保障公平
此次征求意見的公租房補貼標準,劃分為六檔進行補貼。除了廉租房的三個檔次外,還按照1200元、1800元、2400元的收入進行補貼。
市住保辦這位負責人說,1200元這道收入線,主要考慮其與經適房三口之家的收入上限基本一致,而1200元到2400元之間設置了1800元這道收入線,主要是體現對不同收入家庭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減少較低收入家庭的租金負擔,不至于跨度太大。
“此次租金補貼分檔相對均勻,可以基本做到無縫銜接。重點考慮保障家庭支付能力的差異,根據困難程度不同,補貼程度不同的差額補貼原則,體現公共政策的公平性。”這位負責人說。
他表示,與外省市相比,北京對承租公租房的廉租家庭補貼力度是較大的。同時,補貼的覆蓋范圍也較廣,對部分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也納入補貼范圍,在全國尚屬首次。
為何無房戶才能領取補貼?
有房家庭可出租房屋創收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公租房租金補貼的申請條件中,申請家庭需為除承租的公租房外無其他住房,或雖有其他住房但已騰退。
北京公租房申請標準中,申請公租房的家庭須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5平方米及以下,既然申請公租房可以有一定的原住房,那為什么申領租金補貼要設定“無房”這個條件?
對此,這位負責人解釋說,這主要是考慮如果有原住房的公租房承租家庭,可以通過出租自己的原住房,獲取部分費用交納部分公租房租金,減少租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