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業(yè)主當定冤大頭
“商店必須把回扣的錢加到貨里面,因為這個錢將來得給我們,無論你到誰家買都這樣。”
難不成這部分冤枉錢是花定了?
“花定了,馬先生經(jīng)常被安排去買材料,而從業(yè)5年多來,幾乎每次回扣都吃過。因為商店在賣貨時,必須把回扣的錢加到貨里面,因為這個錢將來得給我們,無論你到誰家買都這樣。商店也愿意給我們回扣,我們多介紹客戶去他那買貨,他還是多掙錢了。再說回扣的錢他都加到貨款里了,一分錢也不少掙。有些商店一開始就是不給我們回扣,但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店通過回扣吸引裝修工介紹客戶,他們也就理所當然放回扣給裝修工吃了。”
除此之外,三名受訪者透漏,在裝修材料上做手腳,也會榨出利潤來。就拿裝修用的油漆和乳膠漆來說吧,油工在預算的時候,一般都多算出來幾組,趁房主不在的時候,就把多算出來的漆倒在塑料(10370,10.00,0.10%)袋里拿走了。但這些情況如何在裝修過程中杜絕呢?三位受訪者都建議“找熟人裝修”,這樣至少能減少被欺騙的幾率,但也不可能從根本杜絕。
“這種欺騙行為,不僅使消費者經(jīng)濟上受到了損失,這些被吃了回扣的材料,甲醛、苯如果都超標,主家住上一段時間就有可能給身體帶來很大傷害,這讓我們時常良心不安。我們希望能找回丟失的道德,這也是我們勇敢站出來的原因。”
曹先生,從事裝修二十余年,有一只相對固定的裝修團隊,常與濰坊各大裝飾公司來往。
馬先生,一名普通的裝修工,散兵游勇式的裝修生涯已持續(xù)五年之久。
姚先生,曾經(jīng)在濰坊開過一家裝飾公司,經(jīng)營七年后,涉足地產(chǎn)行業(yè),目前為一地產(chǎn)投資商。
對于為何敢于站出來揭露裝修行業(yè)的種種內(nèi)幕,開始三位都有些許顧慮,畢竟從事這個行業(yè)很久,一旦被同行得知將可能再也無法在這個業(yè)內(nèi)混下去,但三位受訪者也承認,即便這個行業(yè)擁有各種內(nèi)幕,吃回扣、偷工減料等各種問題屢見不鮮,但這個行業(yè)目前依然沒有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guī)對其進行約束。(長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