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官網(wǎng)信息顯示,2005年11月3日,逸翠園一期獲得銷售許可證,6年后的2011年11月26日,該項目二期才獲得銷售許可證,準許銷售面積為92262平方米。截至4月9日的4個月時間里,逸翠園二期普通住宅部分已簽約銷售340套,簽約面積為58141.74平方米,成交總額達17億元,而成交均價也從2005年的9000元/平方米一路漲至2.8萬-2.9萬元/平方米,6年時間,房價飆漲了3倍多。
在房價飆升的同時,還有土地增值。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網(wǎng)站信息顯示,2004年9月29日,北京潤豐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以7.7億元的價格摘得朝陽區(qū)姚家園113號“青年路地區(qū)C區(qū)住宅”用地,規(guī)劃建筑面積為31.7萬平方米,折合樓面價約為2429元/平方米。此前一個月,和記黃埔拿下的朝陽區(qū)姚家園2H1、2H2地塊,地價或與此相近。
2011年底,姚家園以東的東壩出讓的一塊住宅混合公建用地,樓面價達到了7648元/平方米,7年時間,地價上漲了3倍。
和記黃埔的開發(fā)周期一向漫長。公開資料顯示,其在上海已售完的御翠豪庭項目,2002年通過協(xié)議方式以折合樓面地價約2497元/平方米獲得土地,2007年才首次開盤,售價36000元/平方米;2009年最后一次開盤時,報價已漲到70000元/平方米,是當初樓面地價的28倍多。
無獨有偶,和記黃埔6年前拿下的武漢地塊,至今仍在開發(fā)建設中。2005年,其以4.2億元的價格拿下位于武漢江漢路京漢大道交會處的P(2005)013地塊,土地面積為105641平方米,折合樓面地價為3167.06元/平方米。2007年,同樣位于京漢大道的昔日地王“金地京漢1903”,光樓面地價就高達6879元/平方米;而在2011年1月11日位于江漢區(qū)常青路附近和青年路59號的兩塊地,拍賣樓面價就分別達到8778元/平方米以及8591.04元/平方米。
同樣在2005年,和記黃埔還與長江實業(yè)拿下了廣州增城項目,總樓面面積為“13669千平方尺”,直到2011年6月23日才高調(diào)“奠基”。長江實業(yè)2011年度業(yè)績報告顯示,該項目一期計劃于2012年內(nèi)完成。而其位于廣州荔灣黃沙大道的逸翠灣項目地塊更是在2002年10月便已經(jīng)拿下,十年后的今天,和記黃埔官網(wǎng)顯示,該項目仍在銷售中。
與此同時,2007年4月,和記黃埔以24.5億元正式接手南岸楊家山片區(qū)2500畝土地,宣布投資120億元將該地打造成集中高檔高層住宅、商業(yè)等為一體的新城區(qū)。但是直到4年后的2011年5月1日,該項目才開工建設。
時代周報記者多次撥打和記黃埔地產(chǎn)有限公司媒體發(fā)言人李惠明和李翠華的電話,均無人接聽。中國房地產(chǎn)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房地產(chǎn)研究所所長陳國強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其他開發(fā)商開發(fā)一個項目要四五年時間,而和記黃埔開發(fā)一個項目卻要花8年甚至10年時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囤地。如果是某一個特定的項目,背后可以有什么復雜的原因,但是現(xiàn)在它普遍這么做,這就是它的一種商業(y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