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網民揭露:一邊是國土資源部三令五申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別墅類用地,一邊卻是各地違規別墅野蠻“生長”。如此怪象,原因何在?新華社記者就此在多地進行了調查。
還有多少違規別墅在“潛伏”?
網民曝光的多地違規別墅,讓不少“悶聲發大財”的開發商浮現。
在重慶,“南山瘋建別墅破壞環境”等網帖揭開了重慶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違規建別墅的“神秘面紗”。從去年開始,市民發現,南山這片城市天然氧吧變成了建筑工地,原本青翠的山體突然被削掉,裸露出斑駁破碎的黃土,成了“癩子頭”,刺得人眼疼心痛。
記者日前實地調查發現,南山上的別墅修建,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山與城”、“南山一號”、“清水溪”等各種別墅分布在山上,購房者每天絡繹不絕。
在河南,幾起比較典型的違建別墅事件經網友曝光后引發了社會的普遍關注。2011年7月,在鄭州市上街區南部山區,一家房地產公司打著建設山地生態公園的旗號,將山上村民遷出之后,挖山毀林,建設高檔別墅群、高爾夫球場、賽馬場等;2011年底,許昌縣一處小型水庫庫區內又被曝光存在違規建設別墅。據調查,該項目沒有對于水庫防洪等功能影響的專業評估報告,同時立項、確權、環評、規劃審批等手續均沒有辦理完畢,而庫區別墅的違規建設長達一年多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