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水分很大”
拉動內需促進產業發展的愿景,建立在真實的建設上,目前地方上報的建設量“水分很大”
按照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此前透露,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投資將達1.3萬億元。
齊驥稱,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工程,有利于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可以發揮房地產業鏈條效應,帶動大量社會資金投入住房建設,促進與住房相關的產業發展。此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在《求是》撰文,分析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既能增加投資,又能帶動消費,對擴內需、調結構、轉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支出,帶動大量社會資金投入住房建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群眾有了新居,要進行裝修,購買家具、電器和其他生活用品,還會直接擴大消費需求。
在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杰看來,保障房建設對穩定住房市場、防止房地產進一步泡沫化、促進城市化和經濟結構轉型有一定意義。但這些愿景都建立在真實的建設量上。陳杰認為,目前地方政府層層上報的建設量“水分很大”。
這意味著2012年建筑材料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去年國內鋼材市場對保障房建設預期落空。“對保障房接下來的影響,鋼廠普遍比較謹慎。”唐山國豐鋼鐵未具名人士此前對《上海證券報》表示,經歷了去年的預期落空,現在業界對保障房的真實進度持保留態度。敬業鋼鐵人士則表示,他們專門研究螺紋鋼銷售發現,采購用途中,保障房項目的比重并不大,主要還是在于二三線城市的商品房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