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肉制品企業之一的雨潤集團近年來在遼寧省密集布局,所建生豬屠宰項目卻因產能過剩,開工率嚴重不足。“新華視點”記者深入調查了解到,雨潤之所以愿做這樣的“賠本買賣”,得益于以農業項目獲取了大量補貼資金和優惠政策。土地免費、財政扶持、收費減免,雨潤集團在借惠農政策低成本擴張的同時,對農業的帶動作用卻并不明顯。
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總部位于南京,是中國500強企業。近年來雨潤在遼寧密集布局,連續建設和籌建10座大型生豬屠宰場,獲取了大量農業補貼資金。
2011年下半年雨潤在遼寧省黑山縣建成的項目,總投資3億元,具備年屠宰生豬200萬頭能力。近日,記者通過種種渠道獲取了項目協議書,發現雨潤獲取的補貼和支持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接近三成。
雨潤集團與黑山縣政府簽訂的協議書顯示,項目占地194畝,綜合地價4850萬元先收后退,“縣政府在收到雨潤土地款后的10個工作日內,以財政補貼方式獎勵給雨潤”。同時,項目建設期間,黑山縣政府協助雨潤向上爭取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4000萬元,協助新工廠落實5000萬元貸款的財政貼息資金。
隨后,新項目的運行費用也被大幅減免。根據協議約定,記者粗略計算,黑山縣政府協調給予雨潤的補貼、減免和財政支持資金總計近億元。
據遼寧省肉類協會統計,近年來雨潤已在遼寧省的開原、調兵山、沈陽、黑山建起4座畜禽屠宰企業,另外還有6座在建或簽完協議待建,獲取補貼資金數億元,違規獲取國家免費土地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