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債還是繼續拖欠成兩難
對于征地事宜,村主任陳廣厚表示無力阻止。“作為農民,誰都不愿意賣地,但上面的決策我們要執行,只能按程序操作。”
陳廣厚辦公桌上,一份關于210畝土地征收的村民代表大會決議表決內容還是空白。桌上還有《征地補償費支付協議》和《征地補償安置協議書》各一份,均未簽字蓋章。兩份協議的甲方都是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門頭溝區分中心。
陳廣厚說,在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前,他不會簽這兩份協議,但9月13日,他已代表村委會簽訂房屋和地上物拆除補償協議。
據介紹,已簽的房屋和地上附著物拆除補償協議,補償款為1.53億元。未簽的《征地補償費支付協議》,補償款為6300多萬。
對這兩筆錢的用途,村支書宗文利說,該補償的用于補償,該安置的安置,其他將用于村里的正常開支和舊房改造。至于債務,該還的還,能拖的就拖。
陳廣厚說,村里并不贊成這些錢都還賬,“如果還賬,(村里)什么都發展不了。”但不還賬的話,債務和利息拖下去,村委會運轉也將癱瘓。
前兩次征地,村民反對意見并不強。此次遭強烈反對,陳廣厚清楚緣由:“現在征的是最后一塊地,他們把它當成救命稻草。”
“征收補償款將用于馮村經濟持續發展,”鎮政府答復說,“馮村歷史遺留問題很多,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出路在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