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標結果遭部分投標人質疑
作出答復的當天下午,長沙縣招標采購局官網發布了中標公告,中標單位為鑫元公司,中標總金額82萬余元。公告沒有公布其他投標公司的分數、排名。
筆者了解到,曹向所在的公司排第三位。
“響應招標文件、按照文件要求進行密封的單位沒有中標,沒完全按照招標文件要求密封的單位反而中了標,這是怎么回事?”曹向發出了疑問。
長沙縣招標采購局2月7日《答復》對此的解釋是,投標文件密封制度是為了防止采購人、招標代理機構泄露投標文件內容,而該項目是在開標當日現場收取投標文件的,投標人所遞交的投標文件始終沒有離開過投標人的視線。
“密封是為了保護投標人的信息不被泄露。”該局采購科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認為,鑫元公司密封條雖有一處口子,但并無“人為的明顯拆封痕跡”,標書也無法從口子中取出來。從最終結果來看,該公司沒有因此泄露信息、造成損害。
他解釋,此次招標文件為格式文本,是根據省、市的范本擬定的。過去,一些投標文件通過郵寄,路途較遠,為了保護供應商合法權益,故規定密封條必須在兩端都貼上。“而這次的標書是現場遞交的。有些事情可以根據政府采購的變化來理解”。
該局的《答復》最終確認鑫元公司的投標文件符合“開標現場提交的投標文件密封狀態完好、無明顯拆封痕跡”的要求,屬有效密封文件。《答復》還稱,“在開標儀式上,各投標人授權代表均相互查驗了投標文件的密封狀況,并已簽字確認。”
不過,幾家公司的代表向筆者表示,他們現場簽了兩次名,第一次是簽到,第二次是確認報價是否正確。至于簽名的文件是否提及文件密封狀態,他們均表示“沒有細看”。
并非所有投標人都關注此事。長沙市一家參加投標公司的代表坦言,招標歷來有成功也有失敗,“鑫元公司的報價確實比我們便宜,分數比我們高”。
“我現場也提出了質疑。但他們的標書確實沒被拆開,騎縫章是完整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也不影響開標。我們這些投標的經常在一起,也沒必要糾纏這個東西。”他說。
另一家參加投標公司的代表則稱,他當時所坐位置靠后,對現場情況不完全了解。看到網帖后,他才知道有人對此次招標產生質疑。
據悉,曹向所在公司的授權代表劉洋已離職。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先生婉拒了采訪:“因原負責投標人已離職,公司不想再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