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邯鄲東站的站臺上向周圍望去,邯鄲市經濟開發區盡收眼底,南部是大面積的高檔住宅,中部是大量的豪華辦公樓、豪華酒店,北部是工業區和大片撂荒的耕地,園區內真正能夠算得上規模的工業企業少之又少。園區內還有另外一種不和諧的景觀:當地村民私搭亂建嚴重,圈地建房等待拆遷補償成了這一帶村民的營生。而這些“違建”該何去何從已成為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難拆的“違建”
“違建”在邯鄲經濟開發區具有一定普遍性,“拆”可能會引起大的不穩定因素,“留”可能會助長這種私搭亂建的盛行。“拆”與“留”不僅涉及地方政府和群眾利益的均衡,還考量著當地政府的施政智慧。私搭亂建的根源何在?日前,中國商報記者趕赴當地進行了一番調查采訪。
2002年,河北省邯鄲市經濟開發區起步時只有四個行政村,經過十年的建設,陸續有十八個村劃入了邯鄲市經濟開發區,違章建筑在每個村莊都不同程度存在,爆臺寺村是邯鄲市經濟開發區起步時最早劃入的四個行政村之一。
2013年3月21日,邯鄲經濟開發區動用警力和大型挖掘機對爆臺村2012年春季以后建設的違章建筑進行拆除。拆遷前幾天,許多村民的家中收到了邯鄲開發區分局東區國土資源所下發的限期拆除通知書,限三日內拆除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及其他設施,并恢復土地原狀,逾期不自行拆除的,將依據《行政處罰法》予以強制拆除。
對于3月21日的這次拆遷,村民王建國至今記憶猶新。中午時分,門口響起了機械轟鳴聲,一家人迅速趕往隔壁小院,但還是晚了一步,小院被人包圍,一家人被控制著無法行動,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整個西院便被夷為平地。
王建國的兩處住宅建于2009年。村委會當時出具的證明顯示,地點在村東北馬路往南第二排,東鄰是一郭姓村民,西側沒有標明具體位置,證明還標注“地上附著物村委會不予補償”。隨后,在村委會的默許下,王建國在自家耕地上建了東西兩處住宅,東側的小二樓用來自主,西院每年8000元的租金出租給了一家廢品回收站。
私搭亂建誰之過
私搭亂建誰之過?有村民將矛頭指向了村干部。
2007年,邯鄲市經濟開發區信訪局某科室主任、爆臺寺村原村支部書記李少江在耕地上建房,該處土地長39米、寬14米,目前房屋租賃給一家快遞公司使用,在這次拆遷中并未列入拆除之列。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當地買賣土地和“租地建房”現象相當普遍,漢霸莊村有一處占地一畝的“豪宅”。爆臺寺村有村民向記者反映,目前爆臺寺村支部書記李少洋的兒子和兒媳居住在“豪宅”里,他本人也經常出入那里。記者多次來到邯鄲市經濟開發區就此事進行求證,但均被保安攔在了門外。
2007年9月,村民石玉貴租用了爆臺寺村夢家洼10間門臉房和14.9畝耕地。按照雙方簽署的協議,每間房屋的租金是400元,每畝土地的租金是3500元。當時該地塊已經是政府的儲備地,2008年石玉貴伙同他人在地面上建起了廠房、門市、內部工房等,石等人將房屋建好后分別租賃給石材加工廠、汽修廠、飯店和兩家建筑租賃站使用,拆遷時地面有建筑物1600平方米,五家企業均在經營狀態。
拆遷前,石玉貴曾到邯鄲市經濟開發區財務部門進行查詢,財務人員給出的答復是賠償300多萬元,但最終村委會只支付了73萬元和10萬元的獎金。由于村委會拒絕提供評估報告,村內財務不公開,土地征收時究竟賠了多少錢,石玉貴自己也不是很清楚。2011年,房屋被拆遷后,他就開始反映問題,但最終也未得到滿意的答復。
地方政府和村民利益難以均衡,也是造成私搭亂建的誘因。
邯鄲市經濟開發區沒有成立時,爆臺寺村有耕地3600畝,如今村內只剩下1000畝左右的耕地,最初征地時每畝補償僅有36000元,最近兩年才將補償款調整到48000元。“這里地處邯鄲市經濟開發區和邯鄲縣的交界處,邯鄲縣每畝耕地的補償標準高達十萬元,補償標準高出開發區一半還要多,耕地上建房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位房屋被拆遷的村民說。
高樓林立的“開發區”
邯鄲經濟開發區宣傳資料顯示,邯鄲經濟開發區是經河北省政府批準的省級開發區。中國商報記者在當地發現,邯鄲市政府、市經濟開發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建設局等單位建設的辦公樓豪華氣派;金都、新梅林、寶島等星級賓館門庭若市;鑫域國際、楓丹白露、東方萬博園、萬浩風景、現代奧城等各類高檔住宅小區更是被當地人譽為“邯鄲的富人區”。悠閑散步的行人、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和大大小小的餐飲飯店,讓人很難把這樣的情景與經濟開發區聯系在一起。
站在邯鄲東站的站臺上向周圍望去,邯鄲市經濟開發區盡收眼底,南部是大面積的高檔住宅,中部是大量的豪華辦公樓、豪華酒店,北部是工業區和大片撂荒的耕地,園區內真正能夠算得上規模的工業企業少之又少。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邯鄲市經濟開發區工業項目主要包括新材料、制造業和白色家電三大產業。除了已有的少部分規模企業外,園區內有些項目正在建設,有些耕地用圍墻圈起來待建,耕地荒蕪在那里。中國商報記者還發現,園區內這些企業的廠區少有運輸貨物的車輛出入,整個工業區顯得冷冷清清。
雖然幾經全國性的清理整頓,全國仍有各級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2000多個,一些省市級的開發區在發展中仍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開發區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現象,一個城市擁有不止一個開發區的現象十分普遍。僅邯鄲市轄區內就有一二十家各類工業園區,部分縣市甚至有兩家工業園區。這些開發區在經過了粗放經營的初期階段后,都面臨著與相鄰城市、同類開發區和同城開發區的競爭壓力。記者(李喜平 楊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