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網絡代購中80%的愛馬仕都是假冒產品。”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愛馬仕包的正品鑒定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漏洞。這個漏洞,正在成為灰色和黑色交易的溫床。利用消費者的誤解和偏信,一個愛馬仕的假包,甚至就可以給商販帶來超過十萬的利潤。
這或許就是造假愛馬仕的秘密。
“拿貨8”的生意
“我們的貨可以送香港的專柜驗證。保證查出來是真貨。”2012年6月初,一個外貿批發公司的客服經理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
這位客服經理銷售的貨物品牌是愛馬仕,一個國際著名的奢侈品牌,僅僅一個普通手提包,掛上這個品牌的標簽,它的價格就會達到數萬元。
而在這家外貿批發公司的貨單中,這些愛馬仕的手提袋標價僅僅為2999元,如果大量訂購,還可以打折。“即便是經常用愛馬仕的人,也很難看出我們的貨是仿貨,我們就曾經有客戶拿到專柜去檢驗,結果被說是真貨。”
這家外貿公司的名字叫“拿貨8”,在仿奢侈品的圈子里,他們已小有名氣。
隨著愛馬仕公司CEO炮轟網絡渠道80%的愛馬仕包造假之后,這樣一個地下假包制造鏈條正在逐漸浮出水面,他們從工廠到銷售,至少有超過三個環節。然而,他們的造假方式,卻無人所知。
“我們的貨都是使用進口的皮材制作,并且委托高質量的代工廠制作。”上述外貿批發公司的人告訴記者,“如果客戶對仿真度有要求的話,我們甚至可以使用愛馬仕的原廠皮革,這樣就更加可以以假亂真。”
聽起來,這似乎是A貨(即高仿貨物)的傳統做法:代工廠模仿制作、貿易商經銷出售、零售商販賣。然而,隨著奢侈品網絡代購的興起。這一傳統的路徑開始出現了變形,A貨也可以“麻雀變鳳凰”,以正品的身份出現在消費者的面前。
香港發票的玄機
所有的秘密,其實開始于一張小小的香港發票。
上述外貿商表示,在他們發給每一位客戶的貨物中,都會附帶一張香港的購物發票,客戶可以以此向消費者顯示貨物為香港銷售的正品。
而這張發票,從某種程度而言,就成為假愛馬仕變成正品的關鍵所在。
“我們提供的發票,是香港愛馬仕正品專柜開出來的發票。”上述外貿商告訴記者,“你可以拿去和香港專柜的發票進行對比,從票據到票樣都是一模一樣的。”
“香港地區為了保護消費者隱私,拒絕通過發票來查詢消費記錄。因此,這張發票僅僅只是象征性的意義,并無實際的作用。”上述外貿商告訴記者。
事實上,正是因為香港地區這一發票的特性,導致香港發票在網絡奢侈品購物中大量出現。
記者登錄該網站,選中了愛馬仕一款標價32000元的牛皮公文包,并向該網站客服咨詢,如何可以驗證該包的真假。記者得到的答案是,可以提供香港專柜的發票,消費者也可以去香港專柜上門驗貨。
目前,記者并無證據證明上述外貿商的說法是否屬實,也無法證明上述代購網站的代購奢侈品的真假。不過,巧合的是,記者還咨詢了多家網店,但得到的結果皆是銷售的愛馬仕皮包,均可以提供香港門店的銷售發票。
當記者問及上述香港發票的來源時,該外貿商表示不便透露,但自己的公司有內部渠道可以拿到發票。
此前,根據愛馬仕官方的公告,在該公司搗毀的一個國際造假團伙中,12名涉案人員中有2名是已遭解雇的愛馬仕雇員。
愛馬仕的“助推”
事實上,無論網上銷售的愛馬仕多么仿真,提供的發票多么權威,如若消費者執意進行驗證,仍然可以檢驗出包的真假。而這80%網絡銷售假包市場形成的最后一環,卻和愛馬仕公司有關。
當記者問到如何應對消費者的維權時,幾乎所有的造假商販,都用了“肯定不會”、“絕對不可能”這樣的詞語。
“愛馬仕肯定來不及幫助消費者鑒別貨物的真假,如果消費者想檢驗一個包的真假,國際大牌的流程通常為六個月。”一位造假商告訴記者,“你認為除了某些特別較真的消費者,誰會為此等六個月?”
檢驗的費用,則更加驚人。“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進行檢驗的話,通常檢驗的費用都需要消費者自掏腰包,這幾乎和再買一個新包差不多了。”
這一漏洞,成為諸多造假商肆無忌憚的一個主要理由。而網絡購物中,看似完美的售后服務,也在這一漏洞面前破綻百出。
截至發稿, 記者試圖聯系愛馬仕官方對此進行回應,未果。(文章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