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以下防曬服
多為三無產品
記者調查發現,百元以下的防曬服多為無廠址、無廠名、無質量合格證的三無產品。而無論是價格幾十元還是上千元的防曬服,均未明確標注防曬指數。
在西市場一家商鋪,門外掛了不少防曬服,多質地輕薄,呈半透明狀,摸起來十分柔軟。“價格貴的防曬服防曬效果好,防曬指數最高能到30。”該店主告訴記者。但記者在衣服上并未發現任何介紹防曬指數的標簽,連廠名、廠址、材質等基本信息也沒有。當記者表示疑問時,該店主表示,這些防曬服批發時是放在一整個箱子里,防曬指數和其它信息都寫在箱子上。
在不少戶外用品店,一件防曬服價格多在200元以上。記者看到,這些防曬服雖有廠名、廠址、材質等信息,但服裝標簽上并無防曬指數。店家表示,防曬服的防曬指數多在30到50之間。至于為何沒有標注防曬指數,有售貨員表示,不同顏色的衣服防曬效果不同,所以沒有標注。另外一售貨員則表示,之前防曬服上標注過防曬指數,但由于有消費者投訴實際防曬指數與標注的不一,所以后來干脆不標注了。
□省纖維檢驗局未做過防曬性能檢測
這些防曬服到底是確有效果還是商業炒作?據了解,2011年,我國推出了最新的評定標準《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其中規定:只有當產品的防曬指數大于30,且uva(紫外線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那一部分波段)小于5%時,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而防紫外線產品應該在標簽上標有防曬指數等信息。而對于商家口頭上的防紫外線承諾,由于檢測成本較高,阻止了不少消費者進行相關檢測。據山東省纖維檢驗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山東省纖維檢驗局還未做過防紫外線性能方面的檢測。“檢測衣服的防紫外線效果,一般在3個工作日內檢測出來,價格在800元左右。”(記者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