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個車怎么這么難?”楊超(化名)的心情像重慶這段時間的天氣,陰霾郁悶,拿著錢居然四處買不到車,這是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楊超本想買個3.0T卡宴,到了保時捷展廳,才知道訂單已排了100多張,按照這個順序,提車時間最快也是明年年底,保時捷宣稱暫不接訂單。
楊超開始四下托朋友打聽,通過非4S店系統的其他渠道,不過他了解到的信息是,要想提車,需加高額“轉手費”,這筆費用10萬元到20萬元不等。
楊超決定轉而投向另一車型,但這款車型也要加價10萬元才可提現車,高額的“提車費”,讓他望而止步。
豪華車“提車難”的現實問題,在豪華SUV市場表現得異常突出。這讓很多想車想得要命的人,干脆打飛的去港口尋貨,甚至委托經銷商去廠里蹲點“搶”。
當高端轎車在街頭不再引起注目時,豪華SUV雄壯的外形、安全、多功能、相對稀缺,能夠極大引起富人的購買興趣。進口大眾重慶博眾輝銳總經理袁港,解釋了豪華SUV暢銷的原因。
高端SUV在富人圈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流行,適當出現“供不應求”是正常的,但像今年這樣如此“奇貨可居”,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但不排除有其他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說。近來在豪華品牌展廳,經常可遇到一個客戶一次性訂幾個車等等比較極端的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客戶一口氣定了10個寶馬。
這位人士透露,有些“炒號者”,交5萬元左右的訂金排號,等現車要到之前,將信息發布給二、三級市場和汽車相關服務機構,很快就可高價轉手,最短半年,最長一年,就可帶來翻番甚至更高的收益。
一位接近奧迪Q5買家的人士證實說,曾經有個買家向他介紹奧迪Q5[綜述 圖片 論壇],聲言可馬上提現車,但車型和顏色不由他自己定,還必須一次性買5年的汽車保險,過了兩三天,等他做決定購買時,這輛車早已找到了“下家”。
“種種跡象表明,熱錢開始涌入豪車市場。”股市低迷、利率調整、房地產調控等一些宏大的經濟背景,讓一些“投資”無法在常規領域賺錢,“熱錢”便開始尋找新的“錢途”。豪華SUV市場被少數人當成投資品進行炒作。
記者了解到,部分廠家一直都在努力解決供應鏈上的矛盾,保時捷廠家公關部經理孫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德國嚴謹的生產流程控制著保時捷的產量,盡管產量在提升,但與中國飛速增長的需求相比,仍顯不足。
有人坦承,目前中國豪車的比例只占5%,在成熟國家豪車比例應占到15%,在中國,豪車市場存在剛性需求,尤其是現在最受青睞的豪華高端SUV。稀缺和剛性需求這一對非常突出的矛盾,為“熱錢”流入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