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廣東省工商局通報的該省流通領域家用燃氣灶質量檢測情況顯示,深圳市華帝衛廚電器有限公司和方太衛廚(深圳)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款燃氣灶被檢不合格。
據了解,本次質量檢測由廣東省工商局委托國家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佛山)進行,共抽查家用燃氣灶具生產企業的50款商品。檢測結果顯示,34款商品不合格,不合格率接近七成。據悉,不合格的原因是進氣管尺寸、一般結構、使用燃氣種類以及包裝說明書等不符合相關規定。
此消息經平面媒體及網絡媒體于8月3日上午發布,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各路媒體紛紛加入報道之列。而中山華帝一紙聲明也立即于當天下午出現在華帝總裁黃啟均的微博上,并迅速下發全國各經銷商和傳達給媒體,聲明上稱“不合格的深圳市華帝衛廚電器有限公司與中山華帝股份有限公司并沒有任何關系,所抽查不合格的燃氣灶并非中山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和銷售”。而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此次抽檢所涉及的公司以及產品同自己公司無關。
華帝總裁黃啟均微博截圖
查看更多圖片新聞>>
雖然山寨品牌的落馬勢必會影響到兩家大企業的品牌形象,但是廣東工商局對廣東省流通領域家用燃氣灶的質量監測,揪出了潛伏在行業里的“李鬼”,也有助于各界對廚衛行業一直存在的造假、侵權等亂象的進一步整治。
“李鬼”頻出令廚衛企業很受傷
此次華帝遭遇的“李鬼”(深圳華帝衛廚電器有限公司)與中山華帝股份有限公司在企業名稱、使用品牌名稱、產品等極其吻合。但是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信息查詢,并沒有發現深圳市華帝衛廚電器有限公司的任何信息。
據了解,華帝遭遇“李鬼”也并非頭一回。早在2010年,華帝的全國統一售后服務電話便在全國各地遇到假冒亂象,所造成的售后服務滯后或者亂收費現象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及華帝品牌信譽。此次深圳“華帝”造假者利用這一區域消費者的品牌信息不對稱,讓消費者誤以為深圳“華帝”是中山華帝。“李鬼”頻出讓中山華帝“很受傷”。
據華帝新聞發言人羅斌透露,由于二三級市場的信息相對落后、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不強等市場因素,成為了不良商家造假售假的溫床。華帝在此次遭遇“李鬼”絕對不會是個案,也絕對不止僅僅是華帝遭遇到這種情況。深圳市華帝衛廚電器有限公司的惡劣行徑,已經侵害了中山華帝的知識產權及損害了華帝的品牌資產。更重要的是消費者一旦購買了假冒偽劣產品,會對財產及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
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近年來,廚衛家電市場產銷兩旺,產品銷售額已占到家電業整體銷售額的10%,成為家電中成長最快的品類之一。廚衛產品市場需求將繼續擴大,預計未來5年廚衛家電銷售額將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長,熱水器、燃氣灶具的年均市場需求量將達1200萬臺以上。
然而龐大的廚衛電器市場內部一直存在著品牌繁雜、質量參差不齊的混亂局面。雖然經過十多年來各大品牌廠商對產品及銷售渠道的規范,消費者對品牌認知,消費日趨于理性等因素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小品牌廠商的生存空間,一線市場已經非常難見到小品牌的身影;但是,“李鬼”頻出的市場背后,昭示著行業整治之路任重而道遠。
業內人士透露,“廚衛電器小廠家主要生產中低端產品,大部分面向的是三四級市場,由于質量及售后缺乏保障,給整個電暖器行業帶來了很大的不良影響和弊端。”這一點從廣東工商局本次發布不合格產品的廠商及銷售地點可以得到印證,出現假貨的銷售地點全部出現在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等二三級城市。
廚衛行業的亂象由來已久,不知真相的消費者深受其害,行業亂象亟待整治。華帝總裁黃啟均對此表示,廚衛行業的亂象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得到有效整治。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燃氣灶品牌格局逐漸明朗,市場集中度逐年提高;且近年來,對二三級市場的進一步滲透,有效的品牌識別系統的導入、售后服務的跟進等有效解決了消費者與市場信息不對稱這一問題。這些市場行為和措施都會有效規范廚衛行業,有次序地掃清市場盲點,擠壓掉山寨“李鬼”的市場空間,加上工商部門對這種現象的大力的監督,會加速廚衛行業秩序的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