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數據也似乎能印證這一點。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市場的山寨機出貨量約為2420萬臺,和2009年的3320萬臺相比降幅近30%。與之相佐證的是近期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的“日益蕭條”,上周末記者走訪華強北電子市場發現,昔日人頭洶涌的振華手機城、龍勝手機城和高科德通訊城等山寨機集散地已然開始出現“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狀況,除了一樓的商鋪還有部分檔主在苦苦支撐外,二三樓的商鋪空置率驚人。就連最“知名”的明通數碼城也不見昔日繁榮景象,雖然商家數量不少,但是主打產品已經悄然向平板電腦轉型。
不過,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山寨機從華強北柜臺的撤離,只不過是一種表象,在潛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中國式的“山寨機”依然在生長,只不過換了另外一種方式。
“從華強北撤柜一方面是因為嚴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實體渠道的經營成本漲得太快了。”已經在華強北操持山寨機生意四年的王立武(化名)對記者道出了如今“蕭條”景象的真實原因。據了解,從去年12月起,深圳警方展開了名為“亮劍”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專項行動。短短半年多的時間,深圳警方在華強北片區就打掉了制售假冒偽劣手機的窩點共計13個,查獲成品手機3923臺,手機配件3178個。據王立武告訴記者,此輪“嚴打”行動和往年的不同,不僅力度大,而且持續時間長,這無疑對山寨機的經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我們的產品難免都有些外觀抄襲什么的,嚴打一直這么持續著,誰還敢打開門做生意啊?”不過,對王立武來說,更大的問題還是營業利潤和經營成本的此消彼長。據他介紹,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山寨機的價格競爭就已經白熱化,2.4英寸的雙卡雙待的MTK方案直板手機售價甚至已經降到了300元以下,“過去賣一臺機能夠賺200元-300元,現在一臺機只有30元-40元,利潤幾乎和賣電腦差不多了,的確沒太大的賺頭了,我都一度想要轉行。”王立武告訴記者,在利潤變薄的同時,他的經營成本也因為人員工資、柜臺鋪租等原因在不斷飆升,因此在仔細衡量了一番之后,他選擇了從實體柜臺撤離。
不過,這并不代表他沒再做山寨機生意,“我們現在主要出貨渠道已經轉到了網上。”據王立武介紹,目前他的零售和批發生意都改用網絡平臺,“零售主要靠淘寶、拍拍什么的,至于批發則用山寨機論壇來宣傳。其實很多行家現在都這么做了,網上查得沒那么嚴,而且銷路也還不錯。”記者在淘寶網的查詢結果似乎也能證明他的觀點。據查詢結果顯示,王立武所經營的淘寶小店光一款高仿iPhone外觀的MTK方案雙卡手機30天的銷量就超過了1000臺,看起來生意的確很不錯。“在網上賣的話,只要租個小區房子就行了,貨直接從廠里出,這樣還能省些倉儲成本呢?”對于自己的轉型,王立武頗為得意。
三四線市場仍然是支撐
而在開拓網上售賣新渠道的同時,對于傳統的手機零售市場,這些山寨機的經銷商也開始調整了業務發展的重心。前年才加盟山寨機行業的冉廣最近就頻繁奔波在深圳和郴州之間,這個郴州小伙子對記者直言,目前山寨機的確正在變得難賣了起來,但這并不代表著沒得賣。“最關鍵是要選對市場,大城市的生意肯定是不行的了,別說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大牌子都已經推出了500元以下的手機,就連電信運營商在城市市場也推出了大量的預存話費送手機什么的,我們光賣手機肯定是拼不過的。而且現在城市的用戶也挑,不光要選牌子,而且還要智能機,往城市擠那就是自討苦吃。但是,把手機導回自己的老家附近的鎮子里仍然還是大有可為的。”
據他介紹,和一二線城市市場相比,三四線的鄉鎮市場的用戶還是相對“好伺候”的,價錢仍然是這些用戶購機首要考慮的因素,而且山寨機本身一些多喇叭、長待機和大屏幕的特點也十分適合三四線市場用戶的需求。“像我們老家的一個縣里,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也有上百臺的銷量呢,雖然量不大,但是也能積少成多。”據冉廣介紹,目前他已經把貨鋪到了老家周邊的好幾個縣市里,除了傳統的夫妻店,他甚至還和一些運營商的營業廳達成了供貨協議。“小地方的運營商營業廳大多都是加盟的,不是直營的,在這方面管得不是很嚴,但是用戶不知道,還以為在營業廳買的都是正牌呢!”
3G普及后或會殺回來
雖然有網絡渠道和三四線城市的支撐,但是山寨機市場需求的疲軟仍然是相關從業者不得面對的“殘酷”現實。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從事山寨機的廠商已經縮減到了2000家左右,不到鼎盛期的五分之一。
對此,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表示實屬正常。“做山寨機的本來就是賺快錢的,現在能賺的利潤不多,而且量也在縮減,自然會有廠商放棄。”不過他同時也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山寨機行業就會徹底消亡,“利潤率始終是驅使資本在不同產業之間流動的關鍵。”楊群稱,目前3G智能手機才是市場消費的熱點,但山寨廠商因為上游方案的不成熟不能大規模切入這一市場,所以選擇了撤退。可一旦3G手機也出現了類似2G時代MTK那樣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山寨廠商不見得沒有卷土重來的可能。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強。根據3G芯片龍頭企業高通的計劃,2011年底其低端芯片方案就能將3G智能手機的成本降至150美元的水平,未來還有進一步降至100美元的計劃。聯發科也將在今年三季度大規模出片其針對Android系統開發的芯片方案,并將于年底推出更進一步的3G智能芯片,再加上國內正在積極部署相關產品市場的瑞芯微、展訊等廠商,業內估計2012年才會是千元左右3G智能手機大規模亮相的一年。
上游企業在3G智能手機芯片方面的規模化和低端化,正是山寨廠商期待已久的“及時雨”。“從2G到3G換代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中國手機用戶基數這么大,光靠運營商補貼是不夠的,還是需要社會渠道的大量廉價終端涌現才能加速完成3G的普及。”楊群稱。
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手機用戶已經將近9億水平,而3G用戶總數則才剛剛超過8000萬,3G滲透率才剛剛超過9%,這意味著未來數年中還有超過8億臺的3G換機需求,對于已經轉為“潛伏”狀態山寨廠商來說,這種潛在的換機需求正是卷土重來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