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年第106號公告公布了3類熱水器產品的抽查結果,11個型號的下鄉熱水器被檢出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其中包括8個型號的太陽能熱水器和3個型號的儲水式電熱水器。為此,國家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出通知,取消上述產品生產企業的家電下鄉中標資格。這表明國家相關部門對家電下鄉的監管罰則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記者在家電下鄉信息管理系統上檢索發現,在被查出不合格的下鄉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中,雙能太陽能屬于連續3次的中標企業,其被查出的不合格產品中標價高達3520元,海寧日日喜、昆明天天沐歌、遼寧熱馳、山東京普4家企業的不合格產品中標價也均在3000元以上,常州鑫旺的不合格產品中標價最低,為2380元。同時,8款不合格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日期集中在2011年3月至4月間,山東京普太陽能的生產日期最早,為2010年12月。也就是說,這些不合格產品已借助家電下鄉政策在農村市場銷售了一段時間。
根據規定,對不履行質量承諾、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的中標企業,將實施扣繳保證金、暫停或取消中標資格等處罰。目前,上述11款產品的生產企業已全部被取消中標資格。
此外,記者還從商務部網站了解到,截至7月31日,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1.73億臺,實現銷售額3863.2億元,累計發放補貼額444億元。政策的不斷推進,不僅讓農村消費者受惠,更讓企業受益。但是在這其中,我們也不無遺憾地聽到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不斷有企業在抽查中被曝光。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及國家政策的嚴肅性和公平性,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規。但直至政策即將退出,對于違規企業的處罰仍然很少,這也是部分企業甘冒千夫所指的風險一再登上質量黑榜的重要原因。
不過我們也看到,從去年開始,尤其是今年,相關部門對下鄉的監管可謂動作頻頻。統計顯示,今年1-6月份,全國質檢部門共查處家電下鄉質量違法案件77起。希望隨著各種考核的不斷嚴格,家電下鄉審核監管機制逐步完善,相關政策也能夠切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