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 關于下鄉家電產品的質量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與中國家電協會的爭端正在不斷升級。繼家電協會對中消協“家電下鄉產品維修比例高達12.6%,相當于每8件家電下鄉產品中就有1件出過維修情況”的調查結論提出質疑后,中消協前天在其官方網站上掛出了關于家電下鄉產品使用及售后服務狀況調查有關情況的說明。說明中表示,其“12.6%”的調查數據是中消協于今年8月聯合多省市消協組織開展的“家電下鄉產品售后服務狀況”的調查結果,包括了對275個村的8188位農村消費者進行入戶問卷調查訪問,以及對181家家電維修企業進行實地調研。不過對于家電協會追問的具體調查數據,中消協仍然沒有公布。
對此,中國家電協會昨天則在其下屬的中國家電網上針鋒相對地公布了一份“中國家電行業平均維修率狀況”。家電協會公布的數據是:我國空調器產品平均維修率為1.22%,電冰箱為1.2%,洗衣機為1.18%,微波爐為1.33%,電磁灶為2.67%,電熱水器為1.2%。隨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也加入了這場“口水戰”,表示我國彩電產品的平均維修率為1%至2%,也認為中消協公布的數據“不可思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向記者表示,“根據商務部家電下鄉數據統計,彩電的下鄉銷售量僅次于冰箱位居第二,中消協公布12.6%維修率與目前電視行業的平均水平實在差距太大,不可思議。”
對于家電協會和視像協會的抱團反擊,中消協還會怎樣回應我們尚不能而知。不過記者卻注意到,幾方之間的爭吵似乎只是隔空交戰各說各話——中消協反復強調12.6%的準確性卻始終沒有公布調查數據;家電協會和視像協會以“行業平均維修率”回應卻也不敢保證行業平均水平能代表下鄉產品水平。事實上,這種各說各話的實質,就是誰也沒有拿出一份關于下鄉家電產品質量的公正、權威的數據。
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是中消協、家電協會難以拿出這個數據,家電下鄉政策在國內三個試點省試行兩年、在全國范圍推行近一年來,國家有關部門也沒有公布過這類質量檢測數據。其間只有各地媒體零星公布過本地區的抽檢情況,但由于區域性限制使得社會關注度也不是很高。記者注意到,在全國家電下鄉部級聯席單位成員中最活躍的也一直是工信部、商務部和財政部,而具有監管職能的國家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聲音并不大。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家電下鄉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著重招標、重銷售、輕售后的傾向,這不能不說是家電下鄉政策執行中的缺憾,在新一輪政策完善中應該對售后服務有所加強。(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