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騙帶偷還白花錢
熱水器壞了,花了近200元也沒修好,還丟了好些新買的電池——長沙的姜先生近日在報修華帝熱水器的時候遭遇了這樣的狀況,沒想到自己在網上找到的售后服務電話竟然是假冒的“李鬼”。
品牌家電售后服務遭遇“山寨”
近日,長沙的姜先生家里的熱水器打不著火了。姜先生上網查到了一個“華帝長沙售后服務電話”,撥過去后,對方立即答應派人上門維修。幾天后,該維修人員上門檢查后說是熱水器打火的電子部件壞了,需要更換,向姜先生收了電子打火器168元和服務費30元。
“一個新熱水器才賣幾百元,他們收了我近200元錢,可不但熱水器完全沒修好,家里的東西還被‘順手牽羊’了。”姜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后來我發現新買的一打電池也被這個服務人員順手帶走了。”對此,姜先生感到很氣憤,“沒想到大品牌的售后服務竟然是這樣的。”可是經核實后才發現,原來給自己提供服務的是一個假冒的“李鬼”。
記者采訪發現,“山寨”售后服務公司通過購買網上搜索“競價排名”的方式為自己做廣告,這樣消費者只要一搜索,就能最先找到自己的電話。然后他們就假冒大企業的品牌為消費者進行上門服務,并收取高額的維修費用。華帝、西門子等品牌都曾經遭遇“售后李鬼”的困擾。隨著冬季的到來,各個品牌的熱水器售后維修進入繁忙階段,這就為“山寨”維修公司提供了更多渾水摸魚的機會。記者從廣州市消協了解到,近日的用戶投訴中涉及售后服務的案例明顯增加,其中涉及IT和家電產品的占比超過40%。
專家呼吁企業加強售后服務管理
姜先生為自己輕信了網上的電話后悔不迭,但他也認為,目前家電產品在售后服務方面應該再加完善。“售后服務電話一般都印在產品的售后服務卡上,可是現在家里電器越來越多,‘卡到用時方恨少’,很多都找不到了。如果售后電話能標注在產品上不是更方便嗎?而且現在網上的信息也很重要,大品牌應該管理好自己的售后服務公開信息,以免消費者上當。”
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劉福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家電產品同質化趨勢的加劇,售后服務已經成為企業角力的‘最后堡壘’,完善企業售后服務體系成為家電行業的當務之急。隨著家電下鄉的推進,標準化的售后服務流程已經成為企業的‘必修課’,售后服務市場亟須建立一套強制性的行業標準來維護消費者權益,并以此引領行業自律。”
據了解,雖然目前各大廠商知道售后服務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增強企業軟實力的重要性,但由于售后服務體系的投入成本比較大,很多廠商的售后服務還是跟不上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