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從產業角度來看,受沖擊最大的是電視機,它不只是從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轉換的問題,還要逐漸演變成家庭多媒體終端。”
上周,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三網融合專家組副組長周宏仁在參加一個論壇時作如上表述。
《中國企業報》記者注意到,隨著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相關工作已全面展開、第二批試點城市名單也陸續上報,三網融合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彩電企業未來布局和市場競爭方向的重要因素。
奧維咨詢研究總監趙茂軍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三網融合給企業帶來的最直接沖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革新,電視將向顯示終端、娛樂終端和智能終端轉變;二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未來會出現‘買服務送電視’的新型營銷模式,還將重構現有的彩電制造商與渠道商之間的合作模式,未來廣電、電信的運營商有望成為新的銷售通路。”
互聯網電視才露冰山一角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三網融合專家組成員曹淑敏指出,“三網融合給用戶提供的不只是電視,下一步還要有高清電視、互動電視。由于互聯網大量視頻的發展,更要給用戶提供帶有體驗和互動的互聯網電視。”
趙茂軍則認為,“三網融合對互聯網電視的推動是必然趨勢,但彩電制造商則必須基于市場走勢,對互聯網電視進行發展和創新,比如IPTV、類PC功能的智能終端。未來互聯網電視的發展一定是基于互動網絡的智能平臺,與不同的網絡運營商合作。”
記者注意到,雖然早在2009年TCL、長虹、海信、康佳等企業就紛紛推出了各自的互聯網電視新品,并在市場上掀起過一陣搶購浪潮。但隨著國家廣電總局的兩大內容捆綁令,一度讓國內互聯網電視發展陷入停滯。
不過,國內企業并未停止在互聯網電視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上。早在去年,TCL就推出了全球首個互聯網后臺自動升級技術,及時對電視的操作界面、增值功能、應用程序等進行及時升級。今年初,TCL又發布了家庭互聯網信息戰略,以新一代互聯網升級技術、3D顯示、LED背光源、高清解碼等多種技術支撐,開創了基于家庭信息娛樂終端的互聯網電視新時代。
日前,TCL又發布了國內首款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將互聯網電視的產品功能和商業價值推向了新的高度。
曹淑敏指出,目前,全球IPTV電視的用戶數在3600多萬,同比增長率是46.3%,雖然增長率高但絕對值較小。未來IPTV與電視是很好的互補,增長空間會很大。互聯網電視的市場優勢和未來商楊,已經讓廣電系統相關人士感到壓力。陜西廣電信息網絡公司董事長呂曉明日前透露,“按照三網融合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未來競爭應當是適度、有序、公平的,我們已經通過友好網聯盟正式提議,要求互聯網電視執行明確的國家定價。”
數字一體機全面覺醒
除了互聯網電視有望快速崛起、強勢發展,數字電視一體機也在這一輪的三網融合中得到了來自廣電系統的高度重視。
湖南省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董事長蔣新農明確指出,“現在的一體電視機基本上大卡套小卡后就可以看電視,但這只是一個收看平臺。而我們則要立足于電視一體機打造成一個多媒體信息終端,這才是我們今后增值業務和競爭力的關鍵”。
據了解,雖然國家很早就明確要在2015年前完成城市有線電視向數字電視的升級轉換,但由于一直缺乏比較系統的數字節目源以及現有網絡缺乏對高清數字信號的支持,地方各個廣電系統的相互割據,現有的全國性數字電視節目及播放標準的空白,讓數字電視一體機的發展一直處在廠家和市場單方面推動的“潛行”發展階段。
趙茂軍認為,數字化進程對數字電視的需求是剛性的,而新一代廣電網絡(NGB)的建設,對與全國數字電視的標準統一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三網融合也將推動統一播控平臺建設,即使存在地方差異,但未來平臺通用性已經在國家相關規劃中得以體現,降低了數字電視一體機的推廣難度。
記者注意到,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今年的南非世界杯再度將“高清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市場銷售推向了新的高潮。TCL多媒體相關人員透露,采用“機卡分離”的數字電視一體機,能確保“無損耗”接收高清信號并還原高清圖像,同時又兼容高清、標清及模擬信號,市場競爭優勢明顯。
目前,TCL與國微聯手推動“機卡分離”模式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市場普及,并先后與成都興網傳媒、北京歌華有線、廣東省網、廣西省網、陜西省網和湖南省網等一大批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達成合作意向,全面推動TCL“機卡分離”模式數字電視一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