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部18日公布“三公經費”賬單。在公務接待費方面,去年決算和今年預算分別僅為26.07萬元和13.95萬元。
而中科院去年公務接待費為9995萬元,平均每天接待費為27萬元,比住建部全年還多1萬元。
如此懸殊的公務接待費,迅即引發“網絡地震”。
———羊城晚報19日
計生委
出國搞計生?
天涯雜談:國家計生委去年“三公經費”支出927.2萬元,相比其他部委貌似不高,但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470.54萬元,超過一半,實在讓人看不懂,計劃生育出國能學到什么經驗?難道是出去宣講我國的計生政策和經驗?
發改委
今年還要多吃
周明華:要說權大位高,國家發改委、審計署、教育部等,任何一個部委與住建部都不相上下。四方八面的人來找這些部門辦事,難道就只需要為住建部買單?這不足為信吧。但國家發改委今年接待費預算是639.46萬元,審計署是865萬元,教育部也有768萬元。
在已“曬三公”的33個部門中,有的今年接待費預算還大幅上漲,發改委就漲了近百萬!
中科院:外賓接待多
根據中科院公布,公務接待費包括內賓的公務接待和外賓的公務接待,由于國際科技合作交往比較頻繁,外賓公務接待費較大。
A
住建部接待費不及鎮政府,只要肯減一定能減
對于住建部的公務接待費,許多網友表示懷疑。其一,現實之中,一個鎮政府的招待費恐怕都不止26萬元,被鎮政府吃垮飯店的新聞也屢有所聞,堂堂住建部為何僅為26萬?其二,更匪夷所思的是,26萬的招待費到了2011年還被縮減了約一半;其三,眼下CPI一路飆升,餐飲業也刮漲價風,住建部何以不升反降?
網友猜測:或許住建部的賬目有不真實的成分;或許有人替住建部“埋單”……但猜測只是猜測,我們不妨用善意的態度來看待它。另外,今年的接待費預算比去年縮減47%,起碼也表明了一個真誠的態度。
這說明一個真理:只要有縮減開支的想法,任何部門都是有可能大幅縮減預算的!ね鮽鳚
B
接待費過低未必好事
公務接待費低,不代表公款吃喝少,因為可以由對方承擔,計入對方的公務接待費,即是混吃混喝。若是這樣,過低的公務接待費不是什么好事。
“三公經費”最關鍵的不在多或少,而在合理不合理。要判斷支出是否合理,就必須知道這些錢具體是怎么花的。但是遺憾的是,除審計署的數據具體到因公出國的人次、接待國外來訪的人次外,很多部門的“三公”數據公布得很粗糙,老百姓看不懂,這跟不公布沒太大區別。·張楠之·
C
為何“公開”反而似謎
中科院與住建部的接待費,本是公開,反而看得人一頭霧水。難怪有人戲稱“一個是天天在太空聚餐,一個是吃喝有房產商埋單”。
是會計核算方法不一致?還是信息發布的概念有偏差?是有的包括了“二級單位”而有的只認自己的“部機關”?還是老實的實話實說而滑頭的打了埋伏?應該由誰來對其規范性負責,誰來保證其真實性? ·汪朝朝·
D
“開玩笑呢,住建部哦,吃你請都給你面子了”
@許小年:這個不難解釋,一個總是被招待,有人埋單;另一個不得不招待別人。
@廈門浪:開玩笑呢,住建部哦,吃你請都給你天大面子了,還輪到他們請?
@在路上的蝴蝶_jsu:其實,住建部經費可為零的,實在不好意思,才象征性的整點……
孫亮:住建部的數字如果是真實的,那么其他部委就一定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國務院真應讓住建部給所有的部委傳授“勒緊褲帶”的優良作風。
@中歐校友會南京分會:弱弱地問一句:中科院不得不招待的,都是哪些高人?
五岳散人:公眾覺得科學家應該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很多錢是不用花的。但科學這東西早就不是在實驗室當中就可以獨力完成的了,交流、溝通、研討有時候比坐在實驗室里更為有效,能夠產生不少思想的火花。
@平常人而已:中國工程院今年接待費預算為0,又怎么解釋?·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