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終于承認所售拉面的湯底是由濃縮液兌制而且,而不是他們宣稱的現場用骨頭熬制的。雖然他們還在強調濃縮液是由豬骨熬成的,但是對于他們的這種解釋,筆者只能一笑了之。很多人去味千吃數十元一碗的拉面,可能就是沖著他的日本牌子以及“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的廣告語。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也許那幾十元一碗的拉面營養價值跟普通的蘭州拉面沒有什么區別。
筆者只吃過一次味千拉面,當時就覺得口感與方便面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價格貴的離譜,所以之后就再也沒有去吃過,現在看來這樣的做法還是正確的。且不去討論這個所謂的濃縮汁里到底有多少營養成分,就說濃縮汁熬制完成后,配發到各家門店這期間如何保證濃縮汁的質量?從熬制完成到兌水“變成”消費者碗中的“營養”湯需要多長的時間?起碼這樣思量之后,筆者本人認為這個湯的營養價值不會高到哪里去。
洋品牌在國內一直有著相當足的人氣,這與國內一些企業不爭氣不無關系。誰讓你在奶粉中放三聚氰胺、誰讓你在食品中放各種各樣的添加劑、誰讓你生產的家具甲醛超標……于是乎人們只能選擇國外品牌,去選擇那些昂貴的東西來滿足心中的安全感。但是遺憾的是,這些洋品牌看透了中國人的心理,認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于是就有了味千拉面的“骨湯門”、達芬奇家具的“國產轉內銷”以及國內生產國外奶粉的情況發生。洋品牌們利用了國人們對他們的信任與善良,做出這樣欺詐消費者的事情,實在令人痛心。但是,這一切又該怪誰呢?出了黑心商家的道德敗壞外,我們的監管部門又去了哪里?為什么一次次事件的曝光都是靠媒體和公眾的網絡發帖?
味千拉面的“骨湯面”絕對不會是最后一起洋品牌欺詐消費者的事件,只要我們的監管一天不到位,那就會給黑心商家以可乘之機。當務之急,是要嚴格執行監管措施,讓國人對國產產品重拾信心。(作者李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