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百強縣名單
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簡稱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或簡稱全國百強縣(市),在18個省市區有分布,具體是:河北省3個、山西省1個、內蒙古自治區2個、遼寧省10個、吉林省1個、黑龍江省1個、江蘇省29個、浙江省24個、安徽省1個、福建省8個、江西省2個、山東省26個、河南省6個、湖南省4個、廣東省2個、四川省2個、陜西省2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江蘇江陰市、昆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江蘇吳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蘇太倉市、江蘇宜興市、浙江紹興縣、福建晉江市、浙江義烏市、廣東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蘇江陰市、昆山市、張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連的四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并列第一名。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83.1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475.6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0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407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217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約10560元,其分別比上年增長0.53%、18.97%(當年價比,下同)、30.67%、18.77%、13.56%、14.47%。
新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有8個:江蘇新沂市、遼寧鳳城市、遼寧大洼縣、四川郫縣、遼寧調兵山市、湖南醴陵市、江蘇高淳縣、福建閩侯縣。
全國百強縣空間分布上繼續存在著“遼寧現象”和“蘇北速度”。在本屆評價中,遼寧省有3個新進全國百強縣,江蘇省有2個新進全國百強縣,東部福建省、中部湖南省和西部四川省各有1個縣新進全國百強縣。
在第十一屆評價中,縣域經濟強縣的縣域相對富裕程度前十名是: 江蘇昆山市、浙江義烏市、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江蘇江陰市、福建石獅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太倉市、內蒙古霍林郭勒市、江蘇常熟市、內蒙古準格爾旗。
居民滿意度前十位的縣(市)是: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山東萊州市、山東茌平縣、山東廣饒縣、河南永城市、山東諸城市、遼寧開原市、山西孝義市、遼寧莊河市、江蘇江陰市。
幸福縣域建設指數前十位縣(市)名單是: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江蘇江陰市,山東文登市,山東萊州市,浙江義烏市,江蘇昆山市,山東廣饒縣,山東招遠市,山東諸城市,遼寧莊河市。
全國相對富裕綠色幸福百強縣(市)是:江蘇江陰市、山東文登市、山東諸城市、山東萊州市、山東招遠市、山東廣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