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所得稅優惠政策,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財稅支持政策制訂工作已進入后期總結階段,預計年內出臺。接近部委的有關專家預期,與年初的初稿相比,最終公布的財稅支持政策將主要圍繞加大財政投入及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調整等方面展開。
最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就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作了進一步討論和研究。部際協調小組專家最近三個月到有關省市調研,調研組認為,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是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翼,需早日出臺正在研究中的相關政策。
“去年下半年,有關方面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研究項目進行了開題儀式,而后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對此進行調查、研究和論證,目前已完成基本研究。如果順利,預計年內可推出。”有關權威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透露,有關方面正在梳理以前高新技術企業等享受的財政稅收支持政策,為制訂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作準備。參加政策起草的一位專家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財稅支持政策的指導思想,一方面要堅持市場引導,政府扶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社會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投入,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稅、金融等扶持力度,調動企業研發生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完善機制。以企業為核心,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提高研發能力和生產經營水平。
財政部一位研究人士表示,目前,部委間主要對具體操作細節方面作最后的討論,比如新興產業的產業鏈范圍,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相對應的財稅支持政策。諸如此類的問題比較復雜,需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繼而再決定究竟給予什么樣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
最近的部委聯席會議認為,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政策要著力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具體操作上,可能會綜合財政補貼、基金、貼息等多種方式。”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說。
據了解,最終的文件將明確:發揮財政資金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采用多種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加大科技投入;綜合運用貸款貼息、風險投資、償還性資助等多種投入方式,對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給予重點支持,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鞏固企業在科技投入中的主體地位;完善財政科技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制度,加強對財政科技資金的全程監督,實現財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
“通過政府采購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是其中一條途徑。”有關專家表示。據透露,將來的政策或進一步改進政府采購評審方法,給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產品優先待遇,建立健全激勵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和訂購制度。
一個引人注目的決策將隨文件同時公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最近在有關場合表示,政府將整合現有資金渠道,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突出支持重點,集中力量解決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
有關部委的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稅收政策支持方面,需要確立兩方面指導原則,一是過去以區域鼓勵為主,下一步要以產業鼓勵為主,整個稅法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要與整個產業的發展匹配;二是在現行稅制的框架下,不能肢解現行稅法,特別是不能破壞現行稅法的公平性等原則。
據透露,最有可能的是主要推行一些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減計收入、加計扣除、減免所得額、低稅率、減免稅、投資抵扣、投資抵免等。
“要按技術含量和產業化階段,設計并實施差異化的稅收政策,鼓勵地方和企業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中。”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專家們認為,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已有一系列詳細規定,進一步制定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扶持政策應不是難題。此外,“也不排除此次稅收支持政策會推出增值稅、營業稅等方面優惠的可能。”
有關方面預期,將來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按相對較低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高新技術企業生產性建設用房的城市建設配套費實行一定額度的減免,對研究開發費稅前加計扣減或扣除。
□記者 方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