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焦:中國中小企業在“生存危機”中找尋生機
在浙江溫州,天石電子有限公司成為繼江南皮革、波特曼等之后,又一個宣告倒閉的當地知名企業。
記者在該公司的現場看到,人去樓空的辦公樓里遍地是廢棄的文件、垃圾、碎玻璃,“中國著名品牌”金屬牌匾被丟棄在地上,稍微值錢一點的金屬窗框、樓梯扶手已經被債主們拆了,幾名自稱是原企業員工的人正在往外搬桌椅“補償工資”。
今年初以來,占中國企業總數99%,提供了近80%城鎮就業崗位和近60%出口額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記者深入浙江、福建、廣東三省調研發現,斷言中國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為時過早。但電荒、錢荒、用工荒以及經營成本的急劇上升的確讓一些沿海中小企業遭遇生存危機。
從記者走訪的40多家中小企業、10多個行業協會會長,以及電話采訪的20多家中小企業主的情況來看,七到八成的受訪企業表示今年遇到了經營困難。日漸攤薄的利潤讓企業主有單不敢接,招工難、用電限制與銀根緊縮使正常生產難以為繼,甚至有企業主認為,當前正面臨“史上最困難生存期”。
位于中國“低壓電器之都”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的浙江天銀合金技術有限公司,是典型的為大企業做配套的小企業。公司副總經理趙立文說,由于資金緊張、難以預付原材料費,今年推掉了30%的訂單,這在開廠20多年來從未有過。
“企業很無奈。用電是‘開二停一’,而自主發電又是正常用電價格的3倍,廠里150個工人,今年工資上調了25%,企業支出又增加了三分之一,加上銀價上漲,現在利潤也只剩不到5%。”趙立文說。由于資金緊張,日斥存的原材料純銀已經從兩噸降到200公斤,“倉庫常常見底,只能今天用完明天再買。”
阿里巴巴集團近期走訪了浙江7個城市的94家小企業,并對當地2313家小企業做了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浙江省小企業處于半歇產或歇產的占比約為18.63%,開工率維持在90%以上的小企業僅占四成左右。小企業面臨困境的原因是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其次是人民幣升值、用工荒、融資成本高。
記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企業較為密集的佛山、東莞等地走訪獲悉,企業利潤普遍下降,特別是在紡織服裝、鞋帽、家具、箱包等勞動密集型企業表現更為突出。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浙江民營企業普遍擔心下半年利潤會更加緊張。在浙江省工商局跟蹤監測的2600戶民營企業中,七成企業說原材料價格同比明顯上漲,并有六成企業預期這一數值仍將上漲,98%的企業預期下一季度勞動力成本會持平甚至繼續上升。
雖然沿海地區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經營困難,但多方數據顯示,目前尚未出現“倒閉潮”。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說,“倒閉潮”的說法并不成立,“但是不可否認,綜合成本大漲、利潤下降等因素下,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且形勢日益嚴峻。”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沿海中小企業普遍遭遇生存危機,但仍然可以看到企業間相互幫助的實例。有著30年歷史、年利潤超過2億元的浙江精益集團,最近一直為其上游提供原件的小企業預付采購配件的款項。精益集團董事長陳冬青認為,困難當前,大企業應該多為上下游小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產業鏈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轉型升級是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一些企業已經在努力嘗試轉型升級。
生產低壓電器配件的浙江樂清捷仕泰電子有限公司近幾年投入三千多萬元,在數百公里外的江蘇省建立了以LED項目為主的工業園,利潤率提高了大約六成。
在福建泉州,主營服裝紡織的蓋奇集團近來累計投入2億元,建成國內領先的“冷轉印”環保生產示范基地,使用新工藝可以將染料使用量縮減至原來的六分之一,用最普通的T恤布料就能印出羊毛衫、印花牛仔等面料的視覺效果,僅科研成本一項的投入就接近2千萬元。
“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產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確實需要咬著牙前行,但辦企業就是‘逆水行舟’,想要活下去必須轉型升級。”蓋奇集團董事長王衍筑說。
但一些專家提醒,盡管有內因驅使,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仍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中國尚不具備中小企業大規模轉型升級的基礎,這是由中國的人力資源結構、經濟發展程度、科學教育水平、產業結構等因素決定的。”長期研究民營經濟的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說。
中國的高物流成本和沿海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完整產業鏈也意味著出口加工型、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至中西部地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記者在浙江溫州采訪時發現,幾家曾轉移至其他省份的電器配件生產企業因當地沒有產業鏈支撐而不得不回來。
部分受訪者表示,相關政府部門應進一步采取措施,在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下“有保有壓”,避免宏觀調控政策“一刀切”“誤傷”脆弱的中小企業。樂清市經濟貿易局副局長藏國華建議實行差別化利率,對經營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降低貸款利率。一些企業主提出,在限電等措施上也應區別對待,對有潛質中小企業給予支持。
有企業主注意到,銀監會近期印發的《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等通知文件已經透露出政策利好的信號,有望給中小企業帶來契機。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表示,下半年要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7月下旬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央領導對中小企業十分關心,根據國務院要求,現在正在積極籌備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希望相關細則和具體操作進一步落實,幫助中小企業轉危為機。”寧波長恒塑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軍軍等企業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