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多發1元,反倒少得1155.1元
新稅法實施后,六大臨界點成年終獎“盲區”
合理避稅,網友建議“年終獎”改為“年終捐”
又到年關,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年終獎馬上就要發放,估計許多市民都伸長了脖子在翹首以盼。不過,年終獎也許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發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很有可能你比別人多發了1塊錢,卻要為此多繳納百元、千元甚至萬元的稅。
這絕對不是在跟你開玩笑,因為年終獎在計算應該適用的稅率時會出現一個臨界點,一旦遭遇了這個臨界點,可能就會出現“多發少得”、“得不嘗稅”的情況。加之,今年是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施行后的首次發放年終獎,稅法稅率及級次級距都發生了變化,這也使得市民最后真正拿到手的年終獎額度也隨之改變。
微博熱議年終獎臨界點
最近,微博上轉載量最為火爆的除了關于明年1月的放假通知外,估計就是關于年終獎計稅的博文了。
“請大家注意年終獎臨界點,寧可少千元不要超一元:發18001元比18000元多納稅1154.1元;54001元比54000元多納4950.2元;發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納4950.25元;發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納19250.3元;發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納30250.35元;發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納88000.45元。”12月4日傍晚,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葛長銀在微博上發表了關于年終獎臨界點的博文。
短短幾天,轉載量就有了4000多次,評論量也有近千條,不少網友在驚訝的同時也紛紛表示對于年終獎的計稅方法很模糊,將之戲稱為“年終獎的秘密”,并建議公司的領導和財務人員,以及納稅人都應該好好看一看,研究研究。
年終獎是如何計稅的?
年終獎的發放,直接關系著員工的“錢袋子”,不過和廣大網友一樣,大部分市民對于年終獎的計稅都不了解,它究竟是如何計算的?難道真如博文所說,年終獎多出來1塊錢,就會比別人多繳納如此之多的稅嗎?
“‘多發少得’的情況的確存在,自從個人所得稅出臺的那一天,就一直伴隨著這個問題。”河南中興稅務師事務所總經理陳俊嶺說,年終獎是大家通俗的叫法,它專業的名字叫做全年一次性獎金。
據陳俊嶺介紹,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算方法是先將員工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稅法規定的適用稅率,然后再用全年一次性獎金乘以稅率,之后減去速算扣除數,即為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應納稅額(參照圖表)。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3500元/月),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員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標準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陳俊嶺說。
計稅時對應的稅率不同,導致多發1元,反倒少得1155.1元
既然計算方法清楚了,出現年終獎“多發少得”的根源也就找到了。“其實就是年終獎計稅時所對應的稅率不同,導致了稅額的差距這么大。”陳俊嶺說。
據陳俊嶺介紹,按照新個稅的規定,年終獎的計算中,一共有7個稅率,由于不同的稅率對應不同的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也就劃定出了6個區間,正是由于這6個區間的臨界點,才導致了年終獎‘多發少得’的情況。這些臨界點分別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隨后,參照圖表,陳俊嶺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假如小王和小張的月工資都超過3500元,年末兩人的年終獎分別為18000和18001,小王的實得年終獎為:18000÷12=1500元,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3%、0,應納稅額=18000×3%-0=540元,稅后所得17460元。
以此類推,小張的實得年終獎為:18001÷12≈1500.08,超出了1500元,對應稅率及速算扣除數為:10%、105,應納稅額=18001×10%-105=1695.1,稅后所得16305.9。這樣一比,二者繳納稅額相差1155.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