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杭州錦繡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隨著調控效應的不斷顯現,破產的房地產企業將不斷浮出水面。而有數據統計顯示,光是北京、武漢、四川等三地,已有上千家房企從樓市“消失”。房企遇到生存危機了嗎?房地產行業未來將何去何從?關于此問題,騰訊財經特邀嘉賓經濟學家、著名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華夏時報》產業新聞部主編王冰凝做客微訪談,共同探討房企生存危機。
說房地產企業要大規模倒閉,那是一廂情愿
杭州錦繡天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破產引發爭議,據說已有上千家房企從樓市“消失”,華夏時報產業新聞部主編王冰凝問到,今年是否會成為房企的生死年?
馬光遠談到:“我從來都不認為今年是房地產企業的生死年。我的基本觀點有兩個:第一,房地產的暴利期已經結束;第二,房地產的黃金期沒有結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懂我這兩句話?”。
針對房企面臨資金壓力的情況,馬光遠認為“這是不爭的事實”。但要根據目前一些地方房地產企業關門的情況,就說房地產企業要大規模倒閉,那是一廂情愿。馬光遠補充道,“一千多家房地產企業關門,這是個非常正常的數字。還不足以據此來說明房地產倒閉潮就要來到。”
房企開始上演“哭戲”
有網友提到,房產企業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困難,房產企業生存危機肯定出現在大環境經濟危機之后,企業倒閉很正常,不能因為一兩個房產企業倒閉而認為房企生存有危機,大部分房企比制造業中小企業好過得多。馬光遠表示贊同,他指出:“現在很多說房地產如何如何困難的,其實是開始演一出‘哭戲’。要挾政府放松調控政策。吃海參鮑魚習慣了,連多寶魚他們都覺得很難吃。”
房地產的黃金期還未結束,進入白銀時代
倒閉潮還未來臨,房地產是否開始走下坡路呢?論及這個問題,馬光遠認為,房地產行業走下坡路是相對的,房地產只是從一個睡著賺錢的行業,變成站著賺錢而已,但這個行業的總體利潤相對于制造業,還是不錯的。所以,房地產的黃金期沒有結束,至少是進入了白銀時代而已。

高房價是中國城鎮化的最大障礙
談及政府應如何引導地產行業良性發展,馬光遠指出,政府要認識到高房價對整個中國社會分裂的危害,真正處在危機之中的是被房地產依舊綁架的中國經濟,是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房奴。
馬光遠詳細分析了中國城鎮化進程,他指出,中國目前還處在城鎮化的快速階段,每年有一千萬人進入城市,這些人需要房子,所以房子在10年內的絕對短缺不會改變;但是,目前的高房價又距離這些人買房子太遠,所以現在的高房價事實上成為中國城鎮化的最大障礙。“控制高房價才能推動城鎮化。”
馬光遠繼續指出,中國的房價遠遠跑在了城鎮化的前面,這是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城鎮化對房子的需求是巨大的,但因為沒有響應的制度建設,房價借助于城鎮化的概念遠遠脫離了中國城鎮化人口的購買力,反過來讓城鎮化實質上慢下來。不解決高房價,中國的城鎮化就是假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