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稻葵微博截圖
北京時間10月15日晚7點,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繼去年之后,這一獎項再次被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得。對此在騰訊微博上引發熱議。
兩位經濟學家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埃爾文·羅斯(Alvin Roth)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教授。
經濟學人產能過剩 重大成果早已被打掃干凈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微博)在騰訊微博上稱羅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部分貢獻是經濟學數學倫理學跨界的;比如從若干看起來非常合理無辜的假設(公理)推導出社會應該如何分配收入。經濟學能人極多(產能過剩),重大完美的成果早已被打掃干凈。今天絕大部分同行的工作沒那么完美了。
他同時在騰訊微博中表示極其推崇Shapley的工作;對于Roth他并不熟。Shapley的工作極其完美且實用,他的一些研究也會經常用到。
諾獎的大師帶給危機世界的政策含義
對經濟危機預見的屢屢失靈和范式的不斷轉換表明,主流宏觀經濟學以強化微觀基礎提高其預測性的方法論是錯誤的,存在著嚴重的理論缺陷和范式危機。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騰訊微博中表示,今年兩位諾獎的大師帶給這個危機世界的政策含義是:有很多市場失靈的問題,不能簡單都歸納為價格破壞帶來的后果,很多是因為市場存在“不匹配”的摩擦所致。因此,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后遺癥。如果此時能夠強化針對性的“機制設計”,緩解供求不一致的矛盾,效果會更好。
諾獎越來越青睞經濟數學家
今年的獲獎者獲獎理論再度與博弈論學派相關,說明博弈論在業內頗受重視。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尚希在騰訊微博中稱諾獎的兩位大師因穩定配置和市場設計理論實踐獲獎。二位都是搞數學出身的,諾獎越來越青睞經濟數學家。經濟學從文科變成了理科,然后又變成了工科。不知這種變化是學科細分還是代表了學科趨勢?
中國經濟學家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家至少也是數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龐大群體。但中國的經濟學家,為什么總是與諾貝爾獎無緣,甚至進不了候選名單?
CCTV證券資訊頻道首席策略評論員、總制片人 cctv許一力在騰訊微博中稱 主流的經濟學模型都是炒歐美的冷飯。在談及中國離諾貝爾經濟學獎還有多遠時,他認為對于新興市場來說,中國的市場本身作為經濟學的研究方向是很有內容,也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學者在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上是存在這無法回避的軟肋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研究手法,主流的經濟學模型都是炒歐美的冷飯。
同樣在談及中國經濟學家離諾貝爾獎有多遠這個問題時,漢能投資董事長兼CEO陳宏及國都創業總經理曲宏更是在微博中直言鄧小平更應獲獎。
陳宏在騰訊微博中稱很想知道,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理論“讓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窮國變為強大之國,當時怎么就沒有獲貝爾經濟學獎呢?
曲宏則表示鄧小平早就該得了。他超越了弗里德里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對經濟學一個前所未有的獨創與突破。而且歷史已經證明了其的實踐性的價值,就其對中國而言不是一個諾獎可以衡量的。它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一直會是中國主流理論。(騰訊財經 文/韓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