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1.7%;食品價格上漲2.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1%。
降息降準沒必要 也不可能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在騰訊微博中指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價格趨勢完全符合預期。當前的經濟政策特點是穩增長和控房價相兼顧,穩增長和調結構相結合。雖然物價形勢平靜,但M2增幅已經高達14.8%,M1增速回升也較快,降息降準既沒有必要性,也沒有可能性。經濟筑底階段要有一點耐心,著急放松銀根,未來的通脹就埋根了。
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微博)也在騰訊微博中表示,CPI1.9%符合大部分人預期,但PPI略低于預期,反映實體經濟依然低迷。不過,經濟周期性回升的跡象日益明顯,然回升的幅度不會大。市場實際利率水平依然較高,減息可能性較小。降準估計也不會,因M2已經超過14%的目標。QE3已導致熱錢返流,壓縮了中國貨幣政策空間。
應通過投資項目促M1回升
范劍平同時在騰訊微博中指出,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1%,而7月份環比降幅高達0.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1%,環比上漲0.1%,而6、7月份環比降幅同樣高達0.8%。不僅要看到PPI同比降幅創36個月來的新低,更要看到PPI環比降幅縮小和轉正。
雖然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6.72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但與經濟和投資信心關系最為密切的中長期貸款增長乏力,新增中長期貸款僅占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新增貸款的29%,2010年前9個月這一占比為73%。當前不是要進一步通過增加貸款來放松銀根,而是通過投資項目帶動中長期貸款增長,促M1回升。
有網友在騰訊微博中提問:為什么全球范圍內總是經常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而除了戰爭和極端災害之類的原因引發的之外,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范劍平回答指出,各國政府出于稀釋財政債務負擔的動機,貨幣政策往往擴張比緊縮更賣力,現代通貨膨脹主要是政策的后遺癥。
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制片人許一力(微博)也同意上述觀點,他在騰訊微博中指出,CPI雖然比預期低,物價形勢平靜,但馬上降息或降準的可能性還是很小。首先是四季度農產品價格還會上升,CPI肯定會反彈。其次是過去兩月房價反彈,降息降準多出來的錢會全部進入房地產領域,根本進不了實體產業。第三是M1M2還很高,沒必要著急放松銀根,總之沒必要馬上降準降息。(騰訊財經 文/胡德行)